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暗香疏影【àn xiāng shū yǐ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,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林逋《林和靖集·卷二·山园小梅》诗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

  • 斑驳陆离【bān bó lù lí】

    成语解释:斑驳:色彩杂乱;陆离:参差不一。形容色彩纷杂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纷总总其离合兮,斑陆离其上下。”

  • 苍翠欲滴【cāng cuì yù dī】

    成语解释:苍翠:深绿。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郭熙《山川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欲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

  • 窗明几净【chuāng míng jī jì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几:小桌。形容房间干净明亮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苏辙《寄范文景仁》诗:“欣然为我解东阁,明窗净几舒华茵。”

  • 春光明媚【chūn guāng míng m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明媚:美好,可爱。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宋方壶《斗鹌鹑·踏青》套曲:“时遇着春光明媚,人贺丰年,民乐雍熙。”

  • 春山如笑【chūn shān rú x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春天的山色明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郭熙《林泉高致·山水训》:“春山澹冶而如笑,夏山苍翠而如滴,秋山明净而如妆,冬山惨淡而如睡。”

  • 灯火辉煌【dēng huǒ huī hu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理宗皇帝游苑,登凤凰山,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,一片光明。”

  • 灯火万家【dēng huǒ wàn jiā】

    成语解释:家家都点上灯。指天黑上灯的时候。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:“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

  • 月夕花朝【yuè xī huā zh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月明的夜晚,花开的早晨。形容良辰美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你则待要爱纤腰,可便似柔条,不离了舞榭歌台,不俫更那月夕花朝,想当日个按六幺,舞霓裳未了,猛回头烛灭香消。”

  • 纷红骇绿【fēn hóng hài lǜ】

    成语解释:纷:纷披;红:指红花;骇:散乱;绿:指绿叶。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。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柳宗元《袁空渴记》:“每风自四山而下,振动大木,掩苒众草,给红骇绿,蓊郁香气。”

  • 分外妖娆【fèn wài yāo ráo】

    成语解释:分外:格外;妖娆:妖媚艳丽。形容景色异常艳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沁园春·雪》词:“须晴日,看红妆素裹,分外妖娆。”

  • 风景不殊【fēng jǐng bù s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殊:不同。用以悲叹国土破碎或沦亡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风景不殊,正自有山河之异。”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河之异。”

  • 富丽堂皇【fù lì táng hu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富丽:华丽;堂皇:盛大,雄伟。形容房屋宏伟豪华。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4回:“只见当朝圣人出的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,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。”

  • 干云蔽日【gān yún bì r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干:冲;蔽:遮挡。冲上云霄,挡住太阳。形容树木高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丁鸿传》:“干云蔽日之木,起于葱青。”

  • 古色古香【gǔ sè gǔ xi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 陆游《小室》:“窗几穷幽致,图书发古香。”

  • 光怪陆离【guāng guài lù l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光怪:光彩奇异;陆离:开卷参差。形容奇形怪状,五颜六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坚传》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冢上有光怪,云气五色,上属于天,曼延数里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五采争胜,流漫陆离。”

  • 花好月圆【huā hǎo yuè y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花儿正盛开,月亮正圆满。比喻美好圆满。多用于祝贺人新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晁端礼《行香子》词:“莫思身外,且斗樽前,原花长好,人长健,月长圆。”

  • 花红柳绿【huā hóng liǔ lǜ】

    成语解释:红红的花,绿绿的柳条。形容颜色鲜艳纷繁

    成语出处:五代·前蜀·魏承班《生查子》词:“花红柳绿间晴空。”

  • 火树银花【huǒ shù yín huā】

    成语解释:火树:火红的树,指树上挂满灯彩;银花:银白色的花,指灯光雪亮。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苏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诗:“火树银花合,尽桥铁锁开。”

  • 金碧辉煌【jīn bì huī hu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,光彩夺目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十二回:“朝圣殿中绛纱衣,金霞灿烂;彤廷阶下芙蓉冠,金碧辉煌。”

  • 鸟语花香【niǎo yǔ huā xi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鸟叫得好听,花开得喷香。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十八回:“云雾渐淡,日色微明,四面也有人烟来往,各处花香鸟语,颇可盘桓。”

  • 炮火连天【pào huǒ lián t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炮火非常猛烈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这不过演放两三响已经这样了,何况炮火连天,亲临大敌呢,自然也要逃走了。”

  • 批红判白【pī hóng pàn b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批:削;判:分开;红、白:指花卉。嫁接花木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李格非《洛阳名园记·李氏仁丰园》:“今洛阳良工巧匠,批红判白,接以他木,与造化争妙,故岁岁益奇。”

  • 漆黑一团【qī hēi yī t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片黑暗,没有一点光明。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书信集 致姚克》:“青年又少有精通外国文者,有话难开口,弄得漆黑一团。”

  • 奇光异彩【qí guāng yì cǎi】

    成语解释:奇妙的光亮和色彩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十一回:“向里一望,只见是个窈窕洞房,满室奇光异彩,也不辨是金是玉,是花是绣,但觉眼光缭乱而已。”

  • 琪花瑶草【qí huā yáo c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琪、瑶:美玉。原为古人想象中仙境的花草。后也形容晶莹美丽的花草。

    成语出处:王轂《梦仙谣》:“前程渐觉风光好,琪花片片粘瑶草。”

  • 千岩竞秀【qiān yán jìng xiù】

    成语解释:岩:山崖;竞:竞赛。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。形容山景秀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千岩竞秀,万壑争流,草木蒙笼其上,若云兴霞蔚。”

  • 青山绿水【qīng shān lǜ shuǐ】

    成语解释:泛称美好山河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’师曰:‘青山绿水。’曰:‘见后如何?’师曰:‘绿水青山。’”

  • 山明水秀【shān míng shuǐ xiù】

    成语解释:山光明媚,水色秀丽。形容风景优美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蓦山溪·赠衡阳陈湘》:“眉黛敛秋波,尽湖南,山明水秀。”

  • 深更半夜【shēn gēng bàn y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深夜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 李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三折:“兄弟,深更半夜,你唤我做什么?”

  • 诗情画意【shī qíng huà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周密《清平乐·横玉亭秋倚》词:“诗情画意,只在阑杆外,雨露天低生爽气,一片吴山越水。”

  • 水木清华【shuǐ mù qīng huá】

    成语解释:水:池水,溪水;木:花木;清:清幽;华:美丽有光彩。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谢混《游西池》诗:“景晨鸣禽集,水木湛清华。”

  • 水色山光【shuǐ sè shān gu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水波泛出秀色,山上景物明净。形容山水景色秀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菩提寺上方晚眺》诗:“楼阁高低树浅深,山光水色暝暝沈沈。”

  • 万家灯火【wàn jiā dēng huǒ】

    成语解释:家家点上了灯。指天黑上灯的时候。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:“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

  • 万籁俱寂【wàn lài jù j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籁: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;万籁: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;寂:静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,一点儿声响都没有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常建《题破山寺后禅院》诗:“万赖此俱寂,唯闻钟磬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