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不求甚解【bù qiú shèn jiě】

    成语解释: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”

  • 丢三落四【diū sān là s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做事马虎粗心,不是丢了这个,就是忘了那个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
  • 顾此失彼【gù cǐ shī bǐ】

    成语解释:顾了这个,丢了那个。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七十六回:“分军为三:一军攻麦城,一军攻纪南城,大五率大军直捣郢都,彼疾雷不及掩耳,顾此失彼,二城若破,郢不守矣。”

  • 谨小慎微【jǐn xiǎo shèn wēi】

    成语解释:过分小心谨慎,缩手缩脚,不敢放手去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
  • 精雕细刻【jīng diāo xì kè】

    成语解释:精心细致地雕刻。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。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共青团员;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》(1982年2月5日《中国青年报》社论):“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;点点滴滴、精雕细刻;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。”

  • 马马虎虎【mǎ mǎ hǔ h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还过得去。亦形容做事不认真,不仔细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二:“单办那八个厂,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。”

  • 小心谨慎【xiǎo xīn jǐn shè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
  • 一丝不苟【yī sī bù g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
  • 粗心大意【cū xīn dà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粗:粗蔬。指做事马虎,不细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张洪《朱子读书法·一·熟读精思》:“为学读书,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……粗心大气不得。”

  • 粗枝大叶【cū zhī dà yè】

    成语解释:绘画,画树木粗枝大叶,不用工笔。比喻工作粗糙,不认真细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八:“《书序》恐不是孔安国做,汉文粗枝大叶,今《书序》细腻,只似六朝时文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