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不耻下问【bù chǐ xià wèn】

    成语解释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
  • 聪明绝世【cōng míng jué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聪明到了极点,无人能与之相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画学·画中人》:“为人孤峭,寡言语,不轻与人交接,而聪明绝世,至于词曲及笙笛箫管之属,咸能通习。”

  • 聪明睿智【cōng míng ruì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聪颖明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:“聪明睿智,守之以愚。”

  • 大巧若拙【dà qiǎo ruò zhuō】

    成语解释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
  • 大智若愚【dà zhì ruò y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
  • 道头知尾【dào tóu zhī wěi】

    成语解释: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。形容思维敏捷、悟性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四九:“惟圣人道头知尾,下学便上达,若教学者,则须循其序也。”

  • 福慧双修【fú huì shuāng xiū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既有福,又聪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 慧立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:“菩萨为行,福慧双修,智人得果,不忘其本。”

  • 慧心妙舌【huì xīn miào shé】

    成语解释:聪明的心灵,巧妙的口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慧心巧思【huì xīn qiǎo sī】

    成语解释:聪明的心地,精巧的构思。多用以形容女子某种技艺精巧,别出心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7回:“炀帝与萧后看了一会,说道:‘妃子慧心巧思,可谓出神入化矣!’”

  • 精明强干【jīng míng qiáng g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机灵聪明,办事能力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六回:“承辉这个人,甚是精明强干。”

  • 口齿伶俐【kǒu chǐ líng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口齿:说话、言谈;伶俐:聪明,灵活。谈吐麻利,应付自如。形容口才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:“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,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,恨不得也身亡命殒。”

  • 目达耳通【mù dá ěr t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感觉灵敏,非常聪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袁康《越绝书·外传记策考》:“噽为人览闻辩见,目达耳通,诸事无所不知。”

  • 七窍玲珑【qī qiào líng l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聪明灵巧。相传心有七窍,故称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鹰鼻、狗眼、猪嘴,加上一颗鲜红多血、七窍玲珑的人心,才完成了一个万物之灵的人。”

  • 神机妙算【shén jī miào su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神、妙:形容高明;机、算:指计谋。惊人的机智,巧妙的计谋。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,决定策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王涣传》:“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,京师称叹,以为涣有神算。”李贤注:“智算若神也。”

  • 万物之灵【wàn wù zhī l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万物:泛指天地间的所有生物;灵:聪明、灵巧。世上一切物种中最有灵性的。指人而言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心灵手巧【xīn líng shǒu qi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思灵敏,手艺巧妙(多用在女子)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栖真》:“香姐心灵手巧,一捻针线,就是不同的。”

  • 秀外慧中【xiù wài huì zh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秀:秀丽;慧:联盟。外表秀丽,内心聪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曲眉丰颊,清声而便体,秀外而慧中。”

  • 颖悟绝伦【yǐng wù jué lún】

    成语解释:颖悟:聪颖。绝伦:超过同辈。聪明过人。亦作“颖悟绝人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脱脱《宋史·张方平传》:“张方平,字安道,南京人。少颖悟绝伦,家贫无书,从人假三史,旬日即归之,曰:‘吾已得其详矣。’”

  • 智勇双全【zhì yǒng shuāng q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又有智谋,又很勇敢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某文通三略,武解六韬,智勇双全 。”

  • 足智多谋【zú zhì duō móu】

    成语解释:足:充实,足够;智:聪明、智慧;谋:计谋。富有智慧,善于谋划。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一折:“此人足智多谋,可与共事。”

  • 抓乖弄俏【zhuā guāi nòng q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耍聪明,卖弄乖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六回:“沙僧道:‘莫争讲,这里不是那抓乖弄俏之处,且进去!且进去!’”

  • 别出心裁【bié chū xīn c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别:另外;心裁:心中的设计、筹划。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。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李贽《水浒全书发凡》:“今别出心裁,不依旧样,或特标于目外,或叠采于回中。”

  • 冰雪聪明【bīng xuě cōng m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聪明非凡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》诗:“冰雪净聪明,雷霆走精锐。”

  • 聪明正直【cōng míng zhèng z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头脑聪明,行为正直无私。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

  • 聪明才智【cōnɡ mínɡ cái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人的智慧和才能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如有聪明才智,识达古今,正当辅佐君子,助其不足”

  • 聪明伶俐【cōng míng líng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聪明:智力发达,天资高。伶俐:灵活、乖巧。形容小孩头脑机灵,活泼且乖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你是聪明伶俐的人,也须识些轻重。”

  • 聪明一世【cōng míng yī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滕大尹鬼断家私》:“若我断不出此事,枉自聪明一世。每日退堂,便将画图展玩,千思万想。”

  • 见经识经【jiàn jīng shí j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看便明白,十分机灵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48回:“龙氏方才见经识经,渐渐的收了法术。”

  • 见精识精【jiàn jīng shí j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看便明白,十分机灵。同“见经识经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11回:“却被院中婆娘见精识精,看破了八九分。”

  • 敏而好学【mǐn ér hào xué】

    成语解释:敏:聪明;好:喜好。天资聪明而又好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文也。’”

  • 千伶百俐【qiān líng bǎi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非常机灵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八回:“自小服侍小姐,生得千伶百俐,才一十五岁。”

  • 千思万想【qiān sī wàn xi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无数遍的思索、考虑。犹言千思万虑。形容用心极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袁宏道《去吴七牍·乞归稿一》:“千思万想,惟有乞休归田一节,可以慰此朝夕悬望之情而已耳。”

  • 正直无私【zhèng zhí wú sī】

    成语解释:为人做事很正直,没有任何私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庄公三十二年》:“神,聪明正直而壹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襄七年传曰:‘正直为正,正曲为直。’言正者能自正,直者能正人曲,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