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白日做梦【bái rì zuò mè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白天做梦。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豫章醉月子《精选雅笑·送匾》:“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,亦是白日做梦。”

  • 百思不解【bǎi sī bù jiě】

    成语解释: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三:“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。”

  • 痴心妄想【chī xīn wàng xi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痴心: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;妄想:荒诞的打算。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。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凡人不做指望,到也不在心上;一做指望,便痴心妄想,时刻难过。”

  • 出乎意料【chū hū yì l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出人意料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发刊词》:“准备对付可能的突然事变,使党和革命不在可能的突然事变中遭受出乎意料的损失。”

  • 翻空出奇【fān kōng chū q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诗文、字画等一反前人窠臼,以独特的想象取胜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意翻空而易奇。”

  • 浮想联翩【fú xiǎng lián p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浮想:飘浮不定的想象;联翩:鸟飞的样子,比喻连续不断。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 陆机《文赋》:“浮藻联翩,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。”

  • 胡思乱想【hú sī luàn xi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没有根据,不切实际的瞎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全书·学》:“宜于日用之间,稍立课程,不要如此胡思乱量,过却子也。”

  • 画饼充饥【huà bǐng chōng jī】

    成语解释:画个饼来解除饥饿。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卢毓传》:“选举莫取有名,名如画地作饼,不可啖也。”

  • 魂牵梦萦【hún qiān mèng y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万分思念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刘过《醉太平》词:“思君忆君,魂牵梦萦,翠销香暖云屏,更哪堪酒醒。”

  • 机关算尽【jī guān suàn jìn】

    成语解释:机关:周密、巧妙的计谋。比喻用尽心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牧童歌》诗:“多少长安名利客,机关用尽不如君。”

  • 苦思冥想【kǔ sī míng xi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绞尽脑汁,深沉地思索。

    成语出处:巴金《创作回忆录 关于二》:“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,我照例写得快,说我‘粗制滥造’也可以,反正有作品在。”

  • 南柯一梦【nán kē yī mè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一场大梦,或比喻一场空欢喜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守传》

  • 念念不忘【niàn niàn bù w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念念:时刻思念着。形容牢记于心,时刻不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全书·论语》:“言其于忠信笃敬,念念不忘。”

  • 杞人忧天【qǐ rén yōu t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杞: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杞县一带。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。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·天瑞》:“杞国有人,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”

  • 千方百计【qiān fāng bǎi j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·论语十七》:“譬如捉贼相似,须是着起气力精神,千方百计去赶他。”

  • 千头万绪【qiān tóu wàn xù】

    成语解释:绪:丝头。比喻事情的开端,头绪非常多。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自试令》:“机等吹毛求疵,千端万绪,然终无可言者。”

  • 千丝万缕【qiān sī wàn lǚ】

    成语解释:千条丝,万条线。原形容一根又一根,数也数不清。现多形容相互之间种种密切而复杂的联系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戴石屏《怜薄命》词:“道旁杨柳依依,千丝万缕,拧不住一分愁绪。”

  • 三思而行【sān sī ér x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经过反复考虑,然后再去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

  • 思前想后【sī qián xiǎng h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思:考虑;前:前因;后:后果。对事情发生的缘由,发展后果,作再三考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二回:“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,领人马徐徐而行;又见折了余庆,辛环带伤,太师十分不乐,一路上思前想后。”

  • 思绪万千【sī xù wàn q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思绪:思想的头绪。万千:极多。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,思虑复杂多端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天马行空【tiān mǎ xíng k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天马:神马。天马奔腾神速,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。比喻诗文气势豪放。也比喻人浮躁,不踏实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刘廷振《萨天锡诗集序》:“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,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。”

  • 无稽之谈【wú jī zhī t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无稽:无法考查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大禹漠》:“无稽之言勿听。”

  • 想入非非【xiǎng rù fēi fēi】

    成语解释:非非:原为佛家语,表示虚幻的境界。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。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楞严经》:“如存不存,若尽不尽,如是一类,名非想非非想处。”

  • 心不在焉【xīn bù zài y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思不在这里。指思想不集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心不在焉,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,食而不知其味。”

  • 心灰意冷【xīn huī yì lě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回:“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,故我意懒心灰,说各人散了。”

  • 心无二用【xīn wú èr y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做事要专心,注意力必须集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桓谭《新论·专学》:“使左手画方,右手画圆,令一时俱成,虽执规矩之心,回剟劂之手,而不能成者,由心不两用,则手不并运也。”

  • 心猿意马【xīn yuán yì mǎ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意好象猴子跳、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。形容心里东想西想,安静不下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魏伯阳《参同契》注:“心猿不定,意马四驰。”唐·许浑《题杜居士》诗:“机尽心猿伏,神闲意马行。”

  • 心心相印【xīn xīn xiāng yìn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:心意,思想感情;印:符合。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,就可以互相了解。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祖大师法宝坛经》:“吾传佛心印,安敢违于佛经。”《黄蘖传心法要》:“迦叶以来,以心印心,心心不异。”

  • 心血来潮【xīn xuè lái cháo】

    成语解释:来潮:潮水上涨。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四回:“但凡神仙,烦恼、嗔痴、爱欲三事永忘……心血来潮者,心中忽动耳。”

  • 心比天高【xīn bǐ tiān g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超过现实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霁月难逢,彩云易散。心比天高,身为下贱。”

  • 心驰神往【xīn chí shén w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驰:奔驰。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。形容一心向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隋书·史祥传》:“身在边隅,情驰魏阙。”

  • 心事重重【xīn shì chóng ch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。

    成语出处: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二七章:“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。”

  • 心无旁骛【xīn wú páng w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旁;另外的;骛:追求。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,形容心思集中,专心致志。

    成语出处:冰心《谈信纸信封》:“有不少人像我一样,在写信的时候,喜欢在一张白纸,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,不受拘束地,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。”

  • 一念之差【yī niàn zhī chā】

    成语解释:念:念头、主意;差:错误。一个念头的差错(造成严重后果)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曾慥《类说》卷四十七引《遁斋闲览》:“一念之误,乃至于此。”

  • 异想天开【yì xiǎng tiān kāi】

    成语解释:异:奇异;天开:比喻凭空的、根本没有的事情。指想法很不切实际,非常奇怪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一回:“这可谓异想天开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