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百步穿杨【bǎi bù chuān y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。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”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
  • 百炼成钢【bǎi liàn chéng g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经过长期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

  • 背水一战【bèi shuǐ yī zh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背水:背向水,表示没有退路。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

  • 并驾齐驱【bìng jià qí q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并驾: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;齐驱:一齐快跑。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。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附会》:“是以驷牡异力,而六辔如琴;并驾齐驱,而一毂统福。”

  • 大步流星【dǎ bù liú x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步子跨得大,走得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二部六:“他在爬犁的近边,大步流星地走着。”

  • 大器晚成【dà qì wǎn ché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器:比喻大才。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,所以成就较晚。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:“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。”

  • 登峰造极【dēng fēng zào jí】

    成语解释:登:上;峰:山顶;造:到达;极:最高点。比喻学问、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?然陶练之功,尚不可诬。”

  • 动如脱兔【dòng rú tuō t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行动敏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是故始如处女,敌人开户;后如脱兔,敌不及拒。”

  • 分秒必争【fēn miǎo bì zh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。形容抓紧时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
  • 奋起直追【fèn qǐ zhí zhu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振作起来,紧紧赶上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29回:“义无反顾,惟有群策群力,奋起直追,迅电华会代表,坚持原案。”

  • 横冲直撞【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乱冲乱撞,蛮横无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与友人论文》:“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,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,就他城池,食他粮草,统率他兵马,直冲横撞,搅得他粉碎,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。”

  • 挥汗如雨【huī hàn rú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挥:洒,泼。形容天热出汗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一》:“连衽成帷,举袂成幕,挥汗成雨。”

  • 坚持不懈【jiān chí bù xi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坚持到底,一点不忪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清史稿 刘体重传》:“遇大雨,贼决河自卫。煦激励兵团,坚持不懈,贼穷蹙乞降,遂复濮洲。”

  • 坚定不移【jiān dìng bù yí】

    成语解释:稳定坚强,毫不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记·文宗开成五年》:“推心委任,坚定不移,则天下何忧不理哉!”

  • 坚忍不拔【jiān rěn bù bá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,毫不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

  • 健步如飞【jiàn bù rú fēi】

    成语解释:健步:脚步快而有力。步伐矫健,跑得飞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凤阳士人》:“丽人牵坐路侧,自乃捉足,脱履相假,女喜着之,幸不凿枘,复起从行,健步如飞。”

  • 剑拔弩张【jiàn bá nǔ zh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剑拔出来了,弓张开了。形容气势逼人,或形势紧张,一触即发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梁·袁昂《古今书评》:“韦诞书法如龙威虎振,剑拔驽张。”

  • 精金百炼【jīng jīn bǎi li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德才修养锻炼十分到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·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精金成炼,在割能断。功则治人,职思靖乱。”

  • 铿锵有力【kēng qiāng yǒu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。铿镪: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。

    成语出处:郭小川《痛悼敬爱的周总理》诗:“我们的总理,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;不用语言,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。”

  • 雷打不动【léi dǎ bù d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态度坚定,不可动摇。也形容严格遵守规定,决不变更。

    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二章:“每天的劳动可是雷打不动的,从下午两点一直要干到吃晚饭。”

  • 磨砻底厉【mó lóng dǐ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四种质地和颜色不同的磨石。也指磨砺锻炼。同“磨砻砥砺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你追我赶【nǐ zhuī wǒ g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竞赛激烈,大家都不甘落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华半月刊》1960年第14期:“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、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。”

  • 翩若惊鸿【piān ruò jīng h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(洛神)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”

  • 齐心协力【qí xīn xié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认识一致,共同努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墨子·尚贤》:“《汤誓》曰:‘聿求元圣,与之戮力同心,以治天下。’”

  • 旗开得胜【qí kāi dé shè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,就取得了胜利。比喻事情刚一开始,就取得好成绩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四折:“托赖主人洪福,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。”

  • 棋逢对手【qí féng duì sh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常棋劣于玄,是日玄惧,便为敌手而又不胜。”唐·杜荀鹤《观棋》诗:“有时逢敌手,对局到深更。”

  • 千锤百炼【qiān chuí bǎi li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。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刘琨《重赠卢谌》诗:“何意百炼刚,化为绕指柔。”宋·尤袤《全唐诗话》卷三:“百锻为字,千炼成句。”

  • 勤学苦练【qín xué kǔ zh】

    成语解释: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
  • 始终如一【shǐ zhōng rú yī】

    成语解释:始:开始;终:结束。自始自终一个样子。指能坚持,不间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议兵》:“虑必先事而申之以敬,慎终如始,终始如一,夫是之谓大吉。”

  • 手忙脚乱【shǒu máng jiǎo lu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遇事慌张,不知如何是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问:‘如何是大悲境?’师曰:‘千眼都来一只收。’曰:‘如何是境中人?’师曰:‘手忙脚乱。’”

  • 手足无措【shǒu zú wú cuò】

    成语解释:措:安放。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。形容举动慌张,或无法应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刑罚不中,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

  • 闻鸡起舞【wén jī qǐ w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。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,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
  • 遥遥领先【yáo yáo lǐng x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远远地走在最前面(多指成绩、比赛等)。

    成语出处:罗来勇《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》:“我们的声誉就是实力——遥遥领先的技术和工艺。”

  • 一鼓作气【yī gǔ zuò qì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鼓:第一次击鼓;作:振作;气:勇气。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。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,一口气把工作做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夫战,勇气也。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”

  • 一决雌雄【yī jué cí xi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雌雄:比喻胜负、高下。决一胜负,比个高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愿与汉王挑战,决雌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