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井井有条【jǐng jǐng yǒu tiáo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儒效》:“井井兮其有理也。”

  • 劳逸结合【láo yì jié hé】

    成语解释:逸:安乐、休息。工作与休息相结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》:“搞好劳逸结合,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。”

  • 逆来顺受【nì lái shùn sh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侠女散财殉节》:“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,见家主来光顾,也便逆来顺受。”

  • 随心所欲【suí xīn suǒ yù】

    成语解释:随:任凭;欲:想要。随着自己的意思,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七十而从心所欲,不逾矩。”

  • 怡然自得【yí rán zì dé】

    成语解释:怡然:安适愉快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·黄帝》:“黄帝既寤,怡然自得。”

  • 悠然自得【yōu rán zì dé】

    成语解释:悠然:安闲舒适的样子;自得:内心得意。形容神态悠闲、心情舒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隐逸传·杨柯》:“常食粗饮水,衣褐缊袍,人不堪其忧,而柯悠然自得。”

  • 自由自在【zì yóu zì z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没有约束,十分安闲随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问:‘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’师曰:‘自由自在。’曰:‘见后如何?’师曰:‘自由自在。’”

  • 知足常乐【zhī zú cháng lè】

    成语解释:知道满足,就总是快乐。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、地位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,故知足之足常足矣。”

  • 怡然自乐【yí rán zì l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怡然:喜悦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

  • 丰衣足食【fēng yī zú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足:够。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。形容生活富裕。

    成语出处: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五:“堂头官人,丰衣足食,所住无不克。”

  • 苦中作乐【kǔ zhōng zuò l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陈造《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》自注:“宰运:‘吾辈可谓忙里偷闲,苦中作乐。’”

  • 有滋有味【yǒu zī yǒu w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十分有味道,生动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8卷:“有许多话头做作,哄动这些血气未定的少年,其实有枝有叶,有滋有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