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闭月羞花【bì yuè xiū huā】

    成语解释: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引动这撩云拨雨心,想起那闭月羞花貌,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。”

  • 不咎既往【bù jiù jì w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咎:责怪。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
  • 不念旧恶【bù niàn jiù 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念:记在心上。不计较过去的怨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伯夷、叔齐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”

  • 才高八斗【cái gāo bā d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
  • 沉鱼落雁【chén yú luò y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”

  • 成仁取义【chéng rén qǔ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成仁:杀身以成仁德;取义: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。为正义而牺牲生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人,有杀身以成仁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

  • 成人之美【chéng rén zhī měi】

    成语解释:成:成就。成全别人的好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”

  • 出神入化【chū shén rù huà】

    成语解释:神、化:指神妙的境域。极其高超的境界。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我不曾出声,他连忙答应。金圣叹:‘真正出神入化之笔’。”

  • 大公无私【dà gōng wú s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
  • 大义灭亲【dà yì miè q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义:正义,正道;亲:亲属。为了维护正义,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,使受到应得的惩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。”

  • 大显神通【dà xiǎn shén t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神通:原为佛家语,指无所不能的力量。后指特别高超的本领。形容充分显示出高明的本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八十九回:“他三人辞了师父,在城外大显神通。”

  • 德高望重【dé gāo wàng zh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德:品德;望:声望。道德高尚,名望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简文三子传》:“元显因讽礼官下仪,称已德隆望重,既录百揆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”

  • 犯而不校【fàn ér bù j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犯:触犯;校:计较。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以能问与不能,以多问于寡;有若无,实若虚,犯而不校。”

  • 风流倜傥【fēng liú tì tǎ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风流:有才学而不拘礼法;倜傥:卓异,洒脱不拘。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四回:“这边北院里同居的,也是个京官,姓车,号文琴,是刑部里的一个实缺主事,却忘了他在那一司了。为人甚是风流倜傥。”

  • 扶老携幼【fú lǎo xié y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携:拉着,带领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夫至百里,民扶老携幼,迎君道中。”

  • 盖世无双【gài shì wú shu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盖:压倒,超过。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,没有人能比得上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”

  • 肝胆相照【gān dǎn xiāng zh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
  • 高风亮节【gāo fēng liàng j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高风:高尚的品格;亮节:坚贞的节操。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从话后集》卷一:“余谓渊明高风峻节,固已无愧于四皓,然犹仰慕之,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。”

  • 功德无量【gōng dé wú li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世界各地:功业和德行;无量:无法计算。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。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所以拥全神灵,成育圣躬,功德已无量矣。”

  • 刮目相看【guā mù xiāng k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
  • 光风霁月【guāng fēng jì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光风:雨后初晴时的风;霁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。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豫章集·濂溪诗序》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。”

  • 怀瑾握瑜【huái jǐn wò y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怀:怀藏;握:手握;瑾、瑜:美玉,比喻美德。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怀瑾握瑜兮,穷不知所示。”

  • 蕙心纨质【huì xīn wán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灵如蕙草芬芳,品质似纨素洁白。比喻品行高洁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东都妙姬,南国丽人,蕙心纨质,玉貌绛唇。”

  • 浑金璞玉【hún jīn pú y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天然美质,未加修饰。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王戎目山巨源如璞玉浑金,人皆钦其宝,莫知名其器。”

  • 豁达大度【huò dá dà dù】

    成语解释:豁达:胸襟开阔;大度:试题大。形容人宽宏开通,能容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观夫汉高之兴也,非徒聪明神武,豁达大度而已也。”

  • 慧心妙舌【huì xīn miào shé】

    成语解释:聪明的心灵,巧妙的口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艰苦朴素【jiān kǔ pǔ s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吃苦耐劳、勤俭节约的作风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要勤俭建国,反对铺张浪费,提倡艰苦朴素、同甘共苦。”

  • 坚贞不屈【jiān zhēn bù q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坚:坚定;贞:有节操;屈:屈服、低头。意志坚定,决不屈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强而不屈,义也。”:《后汉书·王龚传》:“王公束修厉节,敦乐爇文,不求苟得,不为苟行,但以坚贞之操,违俗失众,横为谗佞所构毁。”

  • 将心比心【jiāng xīn bǐ x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第三十八出:“太尉不将心比心,小子待将计就计。”

  • 劫富济贫【jié fù jì pín】

    成语解释:劫:强取;济:救济。夺取富人的财产,救济穷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蔡东藩、许厪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25回:“ 劫富济贫,自张一帜。”

  • 解囊相助【jiě náng xiāng zh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拿出财物帮助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张岱《娘嬛文集·募修岳鄂王祠募疏》:“若有贤士大夫解囊乐助,自为王所式凭。”

  • 解衣推食【jiě yī tuī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别人穿,把正在吃的食物让别人吃。形容对人热情关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。”

  • 敬老慈幼【jìng lǎo cí y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敬:尊敬;慈:怜爱。尊敬老人,爱护儿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敬老慈幼,无忘宾旅。”

  • 救死扶伤【jiù sǐ fú sh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抢救生命垂危的人,照顾受伤的人。现形容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与单于连战,十有余日,所杀过半当,虏救死扶伤不给。”

  • 据为己有【jù wéi jǐ y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将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李开先《宝剑记》第二十四出:“先从片进,累建大功,童贯占为己有欺瞒皇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