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晨炊星饭【chén chuī xīng f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清晨烧早饭,入夜才吃晚饭。形容早出晚归,整日辛勤劳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张廷珪传》:“又役鬼不可,唯人是营,通计工匠,率多贫窭,,朝驱暮役,劳筋苦骨,箪食瓢饮,晨炊星饭,饥渴所致,疾疹交集。”

  • 承星履草【chéng xīng lǚ c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头戴星光,脚踏草地。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葛洪《自叙》:“饥寒困瘁,躬执耕穑,承星履草,密勿畴袭。”

  • 戴月披星【dài yuè pī x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身披星星,头顶月亮。形容早出晚归,辛勤劳动,或日夜赶路,旅途辛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的:“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
  • 废寝忘食【fèi qǐn wàng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
  • 分秒必争【fēn miǎo bì zh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。形容抓紧时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
  • 克俭克勤【kè jiǎn kè qín】

    成语解释: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
  • 胼胝手足【pián zhī shǒu z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手脚上磨出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同“胼手胝足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二章:“农民穷苦,胼胝手足以经营之,而终岁之勤,一粒无获。”

  • 起早贪黑【qǐ zǎo tān hēi】

    成语解释:起得早,睡得晚。形容辛勤劳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咱们命苦的人,起早贪黑,翻土拉块,吃柳树叶子。”

  • 勤能补拙【qín néng bǔ zhuō】

    成语解释:勤奋能够弥补不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邵雍《弄笔吟》:“弄假像真终是假,将勤补拙总轮勤。”

  • 勤学苦练【qín xué kǔ zh】

    成语解释:认真学习,刻苦训练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文艺学徒》:“在他的一幅作品里,四妙咸备,样样表现着他终生勤学苦练、奋斗不懈的精神。”

  • 日旰忘餐【rì gàn wàng c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工作勤劳,忘了时间,忘了吃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尹敏传》:“日旰忘食,夜分不寝。”

  • 手不释卷【shǒu bù shì ju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释:放下;卷:指书籍。书本不离手。形容勤奋好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光武当兵马之务,手不释卷。”

  • 手足胼胝【shǒu zú pián zhī】

    成语解释:胼、胝:手掌、足底的老茧。手掌足底生满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,劳有功者也。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有人于此,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以养其亲,然而无孝之名,何也?”

  • 夙兴夜寐【sù xīng yè m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夙:早;兴:起来;寐:睡。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魏风·氓》: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”

  • 手胼足胝【shǒu pián zú zhī】

    成语解释:胼、胝:手掌、足底的老茧。手掌足底生满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,劳有功者也。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有人于此,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以养其亲,然而无孝之名,何也?

  • 韦编三绝【wéi biān sān jué】

    成语解释: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
  • 无冬无夏【wú dōng wú xià】

    成语解释:无论冬天还是夏天。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陈风·宛丘》:“无冬无夏,值其鹭羽。”

  • 宵衣旰食【xiāo yī gàn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宵:夜间;衣:穿衣;旰:天已晚。天不亮就穿起衣来,时间晚了才吃饭。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陈·徐陵《陈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旰衣宵食。”

  • 学而不厌【xué ér bù y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厌:满足。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
  • 夜以继日【yè yǐ jì r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晚上连着白天。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夫贵者,夜以继日,思虑善否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
  • 忧心忡忡【yōu xīn chōng ch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忡忡:忧虑不安的样子。形容心事重重,非常忧愁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”

  • 早出晚归【zǎo chū wǎn gu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早晨出动,晚上归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女朝出而晚来,则吾倚门而望。”

  • 争分夺秒【zhēng fēn duó mi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分一秒也不放过。形容充分利用时间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陶侃传》:“常语人曰:‘大禹圣者,乃惜寸阴,至于众人,当惜分阴。’”

  • 坐以待旦【zuò yǐ dài d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旦:天亮。坐着等天亮。比喻办事勤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先王昧爽,丕显,坐以待旦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;幸而得之,坐以待旦。”

  • 孳孳矻矻【zī zī kū k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孳孳:勤勉的;矻矻:辛勤劳作的样子。勤勉不懈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宋濂《故诸暨陈府君墓碣》:“吾生平无他嗜,唯攻文成癖,孳孳矻矻垂四十年。”

  • 目不窥园【mù bù kuī y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专心致志,埋头苦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董仲书传》:“少治《春秋》,孝景时为博士。下帏讲诵,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,或莫见其面。盖三年不窥园,其精如此。”

  • 通宵达旦【tōng xiāo dá d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通宵:通夜,整夜;达:到;旦:天亮。整整一夜,从天黑到天亮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》:“狮蛮社火,鼓乐笙箫,通宵达旦。”

  • 晨兴夜寐【chén xīng yè m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兴:起。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劳辛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韦曜传》:“故勉精历操,晨兴夜寐不遑宁息,经之以岁月,累之以日力。”

  • 俭以养德【jiǎn yǐ yǎng dé】

    成语解释: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

  • 克勤克俭【kè qín kè ji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克:能够。既能勤劳,又能节俭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书·大禹漠》:“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”

  • 昧旦晨兴【mèi dàn chún x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天不亮就起来。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。昧旦,天将明未明;破晓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简文帝纪》:“何尝不昧旦晨兴,夜分忘寝。”

  • 民生在勤【mín shēng zài qín】

    成语解释: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民生在勤,勤而不匮。”

  • 胼手胝足【pián shǒ zhī zú】

    成语解释:胼、胝:老茧。手脚上磨出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子道》:“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以养其亲。”

  • 勤勤恳恳【qín qín kěn kě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勤劳踏实。也形容勤恳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曩者辱赐书,教以顺于接物,推贤进士为务,意气勤勤恳恳。”

  • 俛拾仰取【fǔ shí yǎng qǔ】

    成语解释:俛,同“俯”。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,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。形容极其勤劳节俭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然家自父兄子孙约,俛有拾,仰有取,贳贷行贾徧郡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