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爱憎分明【ài zēng fēn m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憎:恨。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续范亭《延安五老》诗:“爱憎分明是本色,疾恶如仇不宽恕。”

  • 安分守己【ān fèn shǒu jǐ】

    成语解释:分:本分。规矩老实,守本分,不做违法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袁文《翁牖闲评》八:“彼安分守己,恬于进取者,方且以道义自居,其肯如此侥幸乎?”

  • 安富尊荣【ān fù zūn r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安:安逸;富:富有;尊:尊贵;荣:荣耀。安定富足,尊贵荣华。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君子居是国也,其君用之,则安富尊荣。”

  • 阿姑阿翁【ā gū ā w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阿:名词的前缀。姑:丈夫的母亲。翁:丈夫的父亲。指公公婆婆。

    成语出处:见:“阿家阿翁”。

  • 拔本塞源【bá běn sè y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本:根本,根源。拔起树根,塞住水源。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。”

  • 背本趋末【bèi běn qū mò】

    成语解释:古代常以农业为本,手工、商贾为末。指背离主要部分,追求细微末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食货志上》:“时民近战国,皆背本趋末。”

  • 本末倒置【běn mò dào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本:树根;末:树梢;置:放。比喻把主次、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金·无名氏《绥德州新学记》:“然非知治之审,则未尝不本末倒置。”

  • 本同末异【běn tóng mò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本:本原。末:末流。比喻事物同一本原,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魏·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:“夫文,本同而末异。”

  • 本相毕露【běn xiàng bì lù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》:“‘第三种人’杜衡辈,标榜超然,实为群丑,不即本相毕露,知耻者皆羞称之,无待这里多说了。”

  • 本小利微【běn xiǎo lì wēi】

    成语解释:微:薄。本钱小,利润薄。指买卖很小,得利不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:“小贩不论肩挑叫卖,或街畔摊售,总之本小利微,吃着不够。”

  • 本性难移【běn xìng nán yí】

    成语解释:移:改变。本质难于改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楔子:“想他每无恩义,本性难移,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。”

  • 本来面目【běn lái miàn mù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为佛家语,指人的本性。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祖坛经·行由品》:“不思善,不思恶,正与么时,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。”宋·苏轼《老人行》诗:“一任秋霜换鬓毛,本来面目长如故。”

  • 秉要执本【bǐng yào zhí běn】

    成语解释:秉:执,拿着;要:重要的;本:根本。指抓住要害和根本、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道家者流,盖出于史官,历记成败存亡祸福、古今之道,然后知秉要执本,清虚以自守,卑弱以自持,此君人南面之术也。”

  • 拔本塞原【bá běn sè y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①比喻背弃根本。②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。多用于坏事。亦作“拔本塞源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九年》:“伯父若裂冠毁冕,拔本塞原,专弃谋主,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。”

  • 本乡本土【běn xiāng běn t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本地,家乡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歌重会珍珠衫》:“你老人家女儿多,不把来当事了。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,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?”

  • 慈悲为本【cí bēi wéi běn】

    成语解释:慈悲:慈善和怜悯。原佛教语,以恻隐怜悯之心为根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齐书·高逸传论》:“今则慈悲为本,常乐为宗,施舍惟机,低举成敬。”

  • 大本大宗【dà běn dà z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本:根本;宗:本,主旨。最根本,最重要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天道》:“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,此之谓大本大宗,与天和者也。”

  • 端本正源【duān běn zhèng y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端:端正,清理。本:根本。源:根源。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殷仲堪传》:“端本正源者,虽不能无危,其危易持。”

  • 敦本务实【dūn běn wù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崇尚根本,注重实际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张居正《翰林院读书说》:“二三子不思敦本务实,以眇眇之身,任天下之重。”

  • 恩荣并济【ēn róng bìng j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恩荣:恩惠荣宠。济:调济。恩惠与荣耀两种手段一起施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五回:“限之以爵,爵加则知荣,恩荣并济,上下有节,为治之道,于斯著矣。”

  • 繁荣富强【fán róng fù qi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,日益富足强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峻青《壮志录》:“我们的祖国,更加繁荣富强。”

  • 返本还原【fǎn běn huán yu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本、原:根本,原来面貌。返回原来的地方。佛教说法,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,回到本原状态;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刘志渊《江神志令》:“返本还原真体现,魂魄聚,净无阴。”

  • 凤毛济美【fèng máo jì měi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比喻父亲做官,儿子能继承父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?真正是凤毛济美,可钦,可敬!”

  • 父为子隐【fù wéi zǐ yǐn】

    成语解释: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父为子隐,子为父隐,直在其中矣。”

  • 干父之蛊【gàn fù zhī g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干:承担,从事;蛊:事、事业。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·蛊》:“干父之蛊,有子,考无咎,厉终吉。”

  • 过庭之训【guò tíng zhī xùn】

    成语解释:用以指父亲的教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”

  • 刚正不阿【gāng zhèng bù ē】

    成语解释:阿:迎合,偏袒。刚强正直,不逢迎,无偏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余继登《典故纪闻》卷十四:“有正大不阿,不行私谒者,便以为不贤。”

  • 纪群之交【jì qún zhī ji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纪、群:人名,陈纪是陈群的父亲。比喻累世之交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群传》:“鲁国孔融,高才倨傲,年在纪、群之间,先与纪友,后与群交,更为纪拜,由是显名。”

  • 捐本逐末【juān běn zhú mò】

    成语解释:捐:抛弃;逐:追逐。指抛弃根本,追求末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·李谔传》:“捐本逐末,流遍华壤,递相师祖,久而愈扇。”

  • 肯堂肯构【kěn táng kěn g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堂:立堂基;构:盖屋。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大浩》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主屋乎?”

  • 口蜜腹剑【kǒu mì fù ji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玄宗天宝元年》:“世谓李林甫‘口有蜜,腹有剑’。”

  • 看家本领【kān jiā běn lǐ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特别擅长的技能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清明前后》第三幕:“为民兄,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。”

  • 看家本事【kān jiā běn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自己特别擅长的本领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劼人《天魔舞》?3章:“她不等他说真心话,她的看家本事就拿出来了。”

  • 肯构肯堂【kěn gòu kěn t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堂:立堂基;构:盖屋。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大诰》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主屋乎?”

  • 离本趣末【lí běn qū mò】

    成语解释: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徐幹《中论·考伪》:“以此毒天下之民,莫不离本趣末,事以伪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