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百花生日【bǎi huā shēng r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,即花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秦味芸《月令粹编》卷五:“《陶朱公书》:‘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。无雨,百花熟。’”

  • 残冬腊月【cán dōng là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腊月:阴历十二月。指一年将尽之时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错过了吉日良时,残冬腊月,未必有好日了。”

  • 花朝月夕【huā zhāo yuè x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罗威传》:“每花朝月夕,与宾佐赋咏,甚有情致。”

  • 寒冬腊月【hán dōng là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腊月:农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无名氏《别诗(骨肉缘枝叶)》:“征夫怀远路,游子恋故乡。寒冬十二月,晨起践严霜。”

  • 吉日良时【jí rì liáng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吉利的日子,美好的时光。同“吉日良辰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一回:“宋江拣了吉日良时,焚一炉香,鸣鼓聚众,都到堂上。”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五十六回:“子牙对惧留孙曰:‘命土行孙乘今日吉日良时,与邓小姐成亲,何如?’”

  • 腊尽春回【là jìn chūn huí】

    成语解释:腊:指腊月,即农历十二月。腊月过去,春天又来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孙道绚《菩萨蛮·梅》:“阑干六曲天围碧,松风亭下梅初白。腊尽见春回,寒梢花又开。”

  • 十冬腊月【shí dōng là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阴历十月、十一、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59回:“十冬腊月喝凉水,临死埋在灶火坑。”

  • 月夜花朝【yuè yè huā zh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罗威传》:“每花朝月夕,与宾佐赋咏,甚有情致。”

  • 花朝月夜【huā zhāo yuè y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有鲜花的早晨,有明月的夜晚。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。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梁元帝《春别应令诗》:“动春心花朝月夜,谁忍相思今不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