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刚直不阿【gāng zhí bù ē】

    成语解释:刚强正直,不逢迎,无偏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救金鲤海龙王报德》:“并一生宦迹,刚直不阿之志,具表奏闻。”

  • 和蔼可亲【hé ǎi kě q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
  • 乐善好施【lè shàn hào shī】

    成语解释:喜欢做善事,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乐书二》:“闻徵音,使人乐善而好施;闻羽音,使人整齐而而好礼。”

  • 勤学好问【qín xué hǎo wèn】

    成语解释:勤奋学习,不懂的就问。比喻善于学习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:“它而今是勤学好问,便谥之以文。”

  • 温文尔雅【wēn wén ěr yǎ】

    成语解释:温文:态度温和,有礼貌;尔雅:文雅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举动斯文。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,做事不大胆泼辣,没有闯劲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陈锡九》:“此名士之子,温文尔雅,乌能作贼?”

  • 心明眼亮【xīn míng yǎn li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里明白,眼睛雪亮。形容看问题敏锐,能辨别是非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北朝 王俭《褚渊碑文》:“风仪与秋月齐明,音徽与春云等润,韵宇弘深,喜愠莫见其际,心明通亮,用人言必由于己。”

  • 严于律己【yán yú lǜ jǐ】

    成语解释:律:约束。严格地约束自己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曾察院君》:“严于律己,出而见之事功;心乎爱民,动必关天治道。”

  • 仗义疏财【zhàng yì shū c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仗义:讲义气;疏财:分散家财。旧指讲义气,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来生债》第四折:“则为我救困扶危,疏财仗义,都做了注福消愆。”

  • 玉洁冰清【yù jié bīng q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象玉那样洁白,象冰那样清净。形容人心地纯洁,品行端正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桓谭《新论·妄瑕》:“伯夷叔齐,冰清玉洁,以义不为孤竹之嗣,不食周粟,饿死首阳。”

  • 平易近人【píng yì jìn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对人和蔼可亲,没有架子,使人容易接近。也指文字浅显,容易了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鲁周公世家》:“平易近民,民必归之。”

  • 独具慧眼【dú jù huì y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,形容眼光敏锐,见解高超,能作出精细判断

    成语出处:丰子恺《谈自己的画》:“只有孩子们保住天真,独具慧眼,其言行多足供我欣赏者。”

  • 无私无畏【wú sī wú w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因为不自私而无所畏惧

    成语出处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