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巴山夜雨【bā shān yè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客居异地又逢夜雨缠绵的孤寂情景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商隐《夜雨寄北》: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说巴山夜雨时。”

  • 乘风破浪【chéng fēng pò l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。比喻排除困难,奋勇前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宋书·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

  • 春风化雨【chūn fēng huà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化:化生和养育。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。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。”

  • 风和日丽【fēng hé rì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风习习,阳光灿烂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:“是日风和日丽,众多官员,都来祭奠。”

  • 风花雪月【fēng huā xuě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。后比喻堆砌词藻、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。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邵雍《伊川击壤集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于前,曾未入于胸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。”

  • 风华绝代【fēng huá jué d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风华:风采才华;绝代:冠绝当世。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·谢晦传》:“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,尝与晦俱在武帝前,帝目之曰:‘一时顿有两玉人耳。’”

  • 风驰电掣【fēng chí diàn chè】

    成语解释:驰:奔跑;掣: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,象风吹电闪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六韬·龙韬·王翼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

  • 风华正茂【fēng huá zhèng m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风华:风采、才华;茂:旺盛。正是青春焕发、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。形容青年朝气蓬勃、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。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沁园春 长沙》:“恰同学年少,风华正茂;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。”

  • 风卷残云【fēng juǎn cán yún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风把残云卷走。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“自从把家私分开了,好似那汤泼瑞雪,风卷残云,都使的光光荡荡了。”

  • 风起云涌【fēng qǐ yún yǒ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风刮起,乌云涌现。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,声势很盛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”

  • 风流韵事【fēng liú yùn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风雅而有情趣的事。旧指文人诗歌吟咏及琴棋书画等活动。也指男女私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王韬《瀛壖杂志》:“人各却步立,不敢询姓氏,及移烛烛之,则倩扶也。一座哗然,此亦风流之韵事,承平之佳话。”

  • 风雨交加【fēng yǔ jiāo jiā】

    成语解释:又是刮风,又是下雨。比喻几种灾难同时袭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梁章钜《浪迹续谈 除夕元旦两诗》:“冬至前后,则连日阴噎,风雨交加,逾月不止。”

  • 风雨无阻【fēng yǔ wú zǔ】

    成语解释: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。指预先约好的事情,一定按期进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七回:“宝钗说道:‘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。拟定日期,风雨无阻。’”

  • 风月无边【fēng yuè wú b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极言风景之佳胜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六先生画像·濂溪先生》:“风月无边,庭草交翠。”

  • 金风玉露【jīn fēng yù l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秋天的景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商隐《辛未七夕》诗:“由来碧浪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”

  • 空穴来风【kōng xuè lái f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有了洞穴才进风。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。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楚·宋玉《风赋》:“臣闻于师:枳句来巢,空穴来风。”

  • 龙虎风云【lóng hǔ fēng yún】

    成语解释:①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。②指君臣遇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易·干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

  • 瓢泼大雨【piáo pō dà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。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十二:“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,不大一会,瓢泼大雨到来了,夹着炸雷和闪电,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,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,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,顺着道沿走。”

  • 倾盆大雨【qīng pén dà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雨大得象盆里的水直往下倒。形容雨大势急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杜甫《白帝》诗:“白帝城中云出门,白帝城下雨翻盆。”

  • 秋风落叶【qiū fēng luò yè】

    成语解释:秋风扫尽了落叶。比喻一扫而光,不复存在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志·齐先生》:“人言秋风落叶,此真是也。”

  • 山雨欲来风满楼【shān yǔ yù lái fēng mǎn lóu】

    成语解释:欲:将要。比喻局势将有重大变化前夕的迹象和气氛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“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”

  • 树欲静而风不止【shù yù jìng ér fēng bù zhǐ】

    成语解释:树想要静下来,风却不停地刮着。原比喻事情不能如人的心愿。现也比喻阶级斗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

  • 一路顺风【yī lù shùn f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旅途平安(多用于祝人)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第122回:“更喜云陈两处亦无动静,一路顺风无些毫打叉之事。”

  • 栉风沐雨【zhì fēng mù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栉:梳头发;沐:洗头发。风梳发,雨洗头。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沐甚雨,栉疾风。”

  • 叱咤风云【chì zhà fēng yún】

    成语解释:叱咤:怒喝声。一声呼喊、怒喝,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。形容威力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叱咤则风云兴起,鼓动则嵩华倒拔。”

  • 名胜古迹【míng shèng gǔ jī】

    成语解释: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45章:“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。”

  • 谈笑风生【tán xiào fēng sh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有说有笑,兴致高。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辛弃疾《念奴娇·赠夏成玉》词:“遐想后日蛾眉,两山横黛,谈笑风生颊。”

  • 狂风暴雨【kuáng fēng bào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大风大雨。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沉吟罢仔细听来。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。”

  • 滂沱大雨【páng tuó dà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滂沱:大雨的样子。形容雨下得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·小雅·渐渐之石》:“月离于毕,俾滂沱矣。”

  • 夜雨对床【yè yǔ duì chu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亲友或兄弟久别重逢,在一起亲切交谈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雨中招张司业宿》诗:“能来同宿否,听雨对床眠。”

  • 一帆风顺【yī fán fēng shùn】

    成语解释: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。比喻非常顺利,没有任何阻碍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孟郊《送崔爽之湖南》:“定知一日帆,使得千里风。”

  • 云淡风轻【yún dàn fēng q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微风轻拂,浮云淡薄。形容天气晴好。亦作“风轻云淡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程灏《春日偶成》: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”

  • 风声鹤唳【fēng shēng hè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唳:鹤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,或自相惊忧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房玄龄《晋书·谢玄传》:“闻风声鹤唳,皆以为王师已至。”

  • 大雨滂沱【dà yǔ páng tuó】

    成语解释:滂沱:雨大而多的样子。形容寸下得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二十八回:“行了数日,忽值大雨滂沱。”

  • 山雨欲来【shān yǔ yù l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“山雨欲来风满楼”的省略,指预示有事情发生

    成语出处:郁达夫《大风圈外》:“这一种不平,怨愤,与被压迫的悲啼,以及人心跃跃山雨欲来的空气,实在还不只是一个教会学校里的舆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