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吃喝玩乐【chī hē wán l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过恣意享乐的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魏巍《路标》:“却有人认为糊糊涂涂地吃喝玩乐,那才算没有虚掷自己的年华。”

  • 吃里扒外【chī lǐ pá w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接受这一方面的好处,却为那一方面卖力。也指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告诉对方。

    成语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六:“人心隔肚皮,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,叫韩老六跑了。”

  • 风卷残云【fēng juǎn cán yún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风把残云卷走。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“自从把家私分开了,好似那汤泼瑞雪,风卷残云,都使的光光荡荡了。”

  • 好吃懒做【hào chī lǎn zuò】

    成语解释:好:喜欢、贪于。贪于吃喝,懒于做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,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。”

  • 囫囵吞枣【hú lún tūn z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囫囵:整个儿。把枣整个咽下去,不加咀嚼,不辨滋味。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·论语十六》:“道理也是一个有条理底物事,不是囫囵一物。”

  • 回味无穷【huí wèi wú qi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回味: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。比喻回想某一事物,越想越觉得有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王禹偁《橄榄》诗:“良久有回味,始觉甘如饴。”

  • 饥不择食【jī bù zé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不管什么都吃。比喻需要急迫,顾不得选择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三十:“问:‘如何是和尚家风?’师曰:‘饥不择食。’”

  • 津津有味【jīn jīn yǒu w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王褒《洞箫赋》:“哀悁悁之可怀兮,良醰醰而有味。”

  • 锦衣玉食【jǐn yī yù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精美的衣食。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·常景传》:“锦衣玉食,可颐其形。”

  • 酒囊饭袋【jiǔ náng fàn d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只会吃喝,不会做事。讥讽无能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别通》:“饱食快饮,虑深求卧,腹为饭坑,肠为酒囊。”

  • 酒足饭饱【jiǔ zú fàn b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酒已尽量,饭也吃饱。形容吃饱喝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一折:“俺这里安排一席好酒……,我着他酒醉抉饭饱,走不动。”

  • 狼吞虎咽【láng tūn hǔ y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刘东山夸技顺城门》:“十人自来吃酒……须臾之间,狼飧虎咽,算来吃够有六七十斤肉。”

  • 生吞活剥【shēng tūn huó bō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。现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、理论等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谱谑》:“有枣强尉张怀庆,好偷名士文章,人为之谚云:‘活剥王昌龄,生吞郭正一。’”

  • 食前方丈【shí qián fāng zh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方丈:一丈见方。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。形容吃的阔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食前方丈,侍妾数百人,我得志弗为也。”

  • 食日万钱【shí rì wàn qi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。形容饮食极奢侈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何曾传》:“食日万钱,犹曰无下箸处。”

  • 暴殄天物【bào tiǎn tiān w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暴:损害,糟蹋;殄:灭绝;天物:指自然生物。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。后指任意糟蹋东西,不知爱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武成》:“今商王受无道,暴殄天物,害虐烝民。”

  • 馋涎欲滴【chán xián yù d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涎:口水。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。形容极其贪馋的样子。也形容非常眼红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柳宗元《招海贾文》:“垂涎闪舌兮,挥霍旁午。”宋·苏轼《将之湖州》诗:“吴儿鲙缕薄欲飞,未去先说馋涎垂。”

  • 米珠薪桂【mǐ zhū xīn gu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米贵得象珍珠,柴贵得象桂木。形容物价昂贵,人民生活极其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。”

  • 寝食不安【qǐn shí bù 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睡不好觉,吃不好饭。十分忧虑担心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秦王恐之,寝不安席,食不甘味。”

  • 食不下咽【shí bù xià y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。形容忧心忡忡,不思饮食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张中丞传后叙》:“霁云(南霁云)慷慨语曰:‘云来时,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。’”

  • 大快朵颐【dà kuài duǒ yí】

    成语解释:朵颐:鼓动腮颊,即大吃大嚼。痛痛快快地大吃一顿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·颐》:“观我朵颐,凶。”

  • 美味佳肴【měi wèi jiā yáo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上等的、第一流的食品,精致可口的饭菜或味道鲜美的食品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惜阴堂主人《二度梅》第四回:“前已吩咐尔等,不喜美味佳肴,又何为如此过费,是何意也?”

  • 细嚼慢咽【xì jiáo màn y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慢慢地吃东西。引申慢慢去体味

    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40章:“那匹刚刚病好的骡子,胃口准是还不开,看它那种细嚼慢咽的样子。”

  • 有滋有味【yǒu zī yǒu w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十分有味道,生动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8卷:“有许多话头做作,哄动这些血气未定的少年,其实有枝有叶,有滋有味。”

  • 珍肴异馔【zhēn yáo yì zhu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肴:做熟的鱼肉荤菜;馔:饭食。珍贵而奇异的食物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1回:“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,杀了十数个猪羊,鸡鹅鱼鸭,珍肴异馔,排下筵席,管待众头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