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恼羞成怒的成语(5个)

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拂袖而去【fú xiù ér q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拂袖:甩袖子,表示生气。形容生了气,一甩袖子就走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方正》:“王子敬数岁时,尝看诸门生樗蒲,见有胜负,因曰:‘南风不竞。’……子敬瞋目曰:‘远惭荀奉倩,近愧刘真长。’遂拂袖而去。”

  • 恼羞成怒【nǎo xiū chéng nù】

    成语解释:由于羞愧到了极点,下不了台而发怒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一回:“乌额拉布见田小辫子说出这样的话来,便也恼羞成怒。”

  • 恼羞变怒【nǎo xiū biàn nù】

    成语解释:由于羞愧到了极点,下不了台而发怒。同“恼羞成怒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0回:“昌得官见他如此的说法,不禁恼羞变怒,喝令左右:‘替我赶他出去!’”

  • 义愤填膺【yì fèn tián y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义愤: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;膺:胸。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五回:“珏斋不禁义愤填膺,自己办了个长电奏,力请宣战。”

  • 下不了台【xià bù le t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在人前受窘

    成语出处:张恨水《夜深沉》第15回:“她要是不睬你,你恼她,她下不了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