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白圭之玷【bái guī zhī di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白玉上的一个斑点。比喻人或物大体很好,只是有些小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白圭之玷,尚可磨也;斯言之玷,不可为也。”

  • 补偏救弊【bǔ piān jiù b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偏:偏差;弊:赞美。补救偏差漏洞,纠正缺点错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,故政有眊而不行,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。”

  • 补过拾遗【bǔ guò shí yí】

    成语解释:拾遗:纠正帝王的过失。填补、纠正帝王的过失。也指匡正、改掉自己的过失、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汲黯传》:“出入禁闼,补过拾遗,臣之愿也。”

  • 白玉无瑕【bái yù wú xiá】

    成语解释:洁白的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。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三:“问:‘不曾博览空王教略,借玄机试道看。’师曰:‘白玉无瑕,卞和刖足。’”

  • 吹毛求疵【chuī máo qiú c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
  • 持人长短【chí rén cháng du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抓住他人的缺点过失作为把柄,加以攻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云笈七签》卷三九:“第二十九戒,不得持人长短,更相嫌恨。”

  • 尺瑜寸瑕【chǐ yú cùn xiá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塊美玉而小有疵病。比喻良才而有小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岳珂《宝真斋法书赞·蒋观文钱塘天府二贴赞》:“尺瑜寸瑕,工所不弃。”

  • 吹毛洗垢【chuī máo xǐ g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吹开皮上的毛而洗去所藏的污垢。比喻一意寻找他人的过失或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齐书·酷吏传·宋游道》:“游道禀性遒悍,是非肆口,吹毛洗垢,疮疵人物。”

  • 大醇小疵【dà chún xiǎo cī】

    成语解释:醇:纯正;疵:毛病。大体纯正,而略有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读〈荀子〉》:“荀与扬,大醇而小疵。”

  • 对症之药【duì zhèng zhī y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针对病根下的药。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陀传》:“府吏倪寻、李延共止,俱头痛身热,所苦正同。佗曰:‘寻当下之,延当发汗。’或难其异,佗曰:‘寻外实,延内实,故治之宜殊。’即各与药,明旦并起。”

  • 抵瑕陷厄【dǐ xiá xiàn 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抵:触;瑕:瑕疵,缺点;陷:攻破;厄:迫害。指攻击别人的弱点或错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柳宗元《答问》:“蹇浅窄僻,跳浮嚄唶,抵瑕陷厄。”

  • 对症发药【duì zhèng fā y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针对病根下药。比喻针对缺点错误采取相应办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5回:“女人家肚痛得那么利害,怕不是生产,这正是对症发药呢!”

  • 恶贯满盈【è guàn mǎn y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贯:穿线的绳子;盈:满。罪恶之多,犹如穿线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。形容罪大恶极,到受惩罚的时候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泰誓》:“商罪贯盈,天命诛之。”

  • 诡计多端【guǐ jì duō du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诡计:狡诈的计谋;端:项目,点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七回:“绪曰:‘维诡计多端,诈取雍州。’”

  • 攻瑕指失【gōng xiá zhǐ sh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批评缺点,指出失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顾炎武《与友人书》:“今此旧编,有尘清览。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,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。”

  • 讳疾忌医【huì jí jì yī】

    成语解释:讳:避忌;忌:怕,畏惧。隐瞒疾病,不愿医治。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的缺点和错误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周敦颐《周子通书·过》:“今人有过,不喜人规,如护疾而忌医,宁灭其身而无悟也。”

  • 尽善尽美【jìn shàn jìn měi】

    成语解释:极其完善,极其美好。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:‘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’谓《武》:‘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’”

  • 救过补阙【jiù guò bǔ quē】

    成语解释:阙:同“缺”,不足,缺点。挽救过错,弥补不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潘岳传》:“故箴规之兴,将以救过补阙,然犹依违讽喻,使言之者无罪,闻之者足以自诫。”

  • 抉瑕掩瑜【jué xiá yǎn yú】

    成语解释:瑕:玉上的斑点;瑜:玉石的光彩。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,埋没它的光彩。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,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严郢《驳议吕諲》:“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……乃抉瑕掩瑜之论,非中适之言也。”

  • 金无足赤【jīn wú zú c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足赤:成色十足的金子。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戴复古《寄兴》:“黄金无足色,白璧有微瑕。求人不求备,妾愿老君家。”

  • 尽美尽善【jìn měi jìn sh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尽:极。极其完善,极其美好。形容事物完无缺。同“尽善尽美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谓《韶》:‘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’谓《武》:‘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’”

  • 旧病难医【jiù bìng nán yī】

    成语解释:老毛病难于医治。比喻过去的缺点错误难以改正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三化邯郸》第三折:“则待作抱官囚,觅不着逃生计,急回头待悔来应迟,又不将心猿意马牢拴系,也不是你本性难移,旧病难医。”

  • 抉瑕摘衅【jué xiá zhāi xìn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刻意挑剔缺点毛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东观汉记·陈元传》:“抉瑕摘衅,掩其宏美。”

  • 苦口良药【kǔ kǒu liáng y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衷心的劝告,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
  • 良药苦口【liáng yào kǔ k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好药往往味苦难吃。比喻衷心的劝告,尖锐的批评,听起来觉得不舒服,但对改正缺点错误很有好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,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。”

  • 美玉无瑕【měi yù wú xiá】

    成语解释:瑕:玉斑。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。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三折:“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,粉脸生春,云鬓堆鸦。”

  • 破罐破摔【pò guàn pò shuāi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有了缺点、错误不改正,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。

    成语出处:陶斯亮《一封终于发出的信》:“我真想破罐破摔,自暴自弃,可是一想到您,我就又觉得不应该那样做。”

  • 气急败坏【qì jí bài hu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上气不接下气,狼狈不堪。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七回:“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,陆续过渡,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。”

  • 切磋琢磨【qiē cuō zhuó mó】

    成语解释:将骨、角、玉、石加工制成器物。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,互相吸取长处,改正缺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卫风·淇奥》: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”

  • 丧尽天良【sàng jìn tiān li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丧:丧失;天良:良心。没有一点良心。形容恶毒到了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臆论·利己》:“今人既富贵骄奢矣,而又丧尽天良。”

  • 舍短取长【shě duǎn qǔ ch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短:短处,缺点;长:长处,优点。不计较别人缺点,取其长处,予以录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若能修六艺之术,而观此九家之言,舍短取长,则可以通万方之略矣。”

  • 十全十美【shí quán shí měi】

    成语解释:十分完美,毫无欠缺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

  • 拾遗补阙【shí yí bǔ quē】

    成语解释:遗:遗漏;阙:过失。补充旁人所遗漏的事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,招贤进能。”

  • 授人以柄【shòu rén yǐ bǐ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把剑柄交给别人。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、失误,使自己被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书·梅福传》:“倒持泰阿,授楚其柄。”

  • 水清无鱼【shuǐ qīng wú y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水太清,鱼就存不住身,对人要求太苛刻,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。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,就不能团结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