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八拜之交【bā bài zhī ji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八拜: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谒见长辈的礼节;交:友谊。旧时朋友结为兄弟的关系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邵伯温《闻见后录》:“丰稷谒潞公,公着道出,语之曰:汝父吾客也,只八拜。稷不得已,只拜之。”

  • 伯埙仲篪【bó xūn zhòng c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伯、仲:兄弟排行的次第,伯是老大,仲是老二;埙:陶土烧制的乐器;篪:竹制的乐器。埙篪合奏,乐音和谐。旧时赞美兄弟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伯氏吹埙,仲氏吹篪。”

  • 伯歌季舞【bó gē jì wǔ】

    成语解释:伯:大哥;季:小弟。哥哥唱歌,弟弟跳舞。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三:“伯歌季舞,宴乐以喜。”

  • 道义之交【dào yì zhī ji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交:交情,友谊。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。指互相帮助,互相支持的朋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38回:“道义之交,只此已足,何必更为介介。”

  • 恩山义海【ēn shān yì hǎi】

    成语解释:恩爱像高山一样重,情义像大海一样深。形容恩惠深,情义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晁端海《卜算子》:“恩义重如山,情意深如海。假使黄金北斗高,这一分,何由买?”

  • 恩深义重【ēn shēn yì zh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恩惠、情义极为深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吕颂《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》:“事出非常,荣加望外,恩深义厚,何以克堪;糜躯粉骨,不知所报。”

  • 恩断义绝【ēn duàn yì jué】

    成语解释:恩:恩情;义:情义。感情破裂。多指夫妻离异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三折:“咱两个思断义绝,花残月缺,再谁恋锦帐罗帏。”

  • 范张鸡黍【fàn zhāng jī shǔ】

    成语解释:范:范式;张:张劭;鸡:禽类;黍:草本植物,指黍子。范式、张劭一起喝酒食鸡。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范式传》载:“范式字巨卿……与汝南张劭为友。劭字元伯。二人并告归乡里。……乃共克期日。后期方至,元伯具以白母,请设馔以候之。”

  • 肝胆相照【gān dǎn xiāng zh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
  • 管鲍之交【guǎn bào zhī ji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春秋时,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。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列子·力命》:“生我者也,知我者鲍叔也。”

  • 昆弟之好【kūn dì zhī h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昆:哥哥。像兄弟一样要好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传》第九十二回:“今秦楚嫁女娶妇,结昆弟之好,三晋莫不悚惧,争献地以事秦。”

  • 冷酷无情【lěng kù wú q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冷漠苛刻,没有感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老舍《一封家信》:“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,都是责难他的!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,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,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!”

  • 同盘而食【tóng pán ér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。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魏书·杨椿传》:“吾兄弟,若在家,必同盘而食,若有近行,不至,必待其还,亦有过中不食,忍饥相待。”

  • 披肝沥胆【pī gān lì d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披:披露;沥:往下滴。比喻真心相见,倾吐心里话。也形容非常忠诚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黄滔《启裴侍郎》:“沾巾堕睫,沥胆披肝,不在他门,誓于死节。”宋·司马光《体要疏》:“虽访问所不及,犹将披肝沥胆,以效其区区之忠。”

  • 戚戚具尔【qī qī jù ěr】

    成语解释:戚戚:互相亲爱的样子。具:俱,都。尔:迩,靠近。指兄弟友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行苇》:“戚戚兄弟,莫远具尔。”

  • 让枣推梨【ràng zǎo tuī l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。比喻兄弟友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南史·王泰传》:“年数岁时,祖母集诸孙侄,散枣栗于床。群儿竞之,泰独不取。”《后汉书·孔融传》注引《融家传》:“年四岁时,每与诸兄共食梨,融辄引小者。”

  • 生离死别【shēng lí sǐ b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分离好象和死者永别一样。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无名氏《为焦仲卿妻作》诗:“生人作死别,恨恨那可论。”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死别长城,生离函谷。”

  • 同气连枝【tóng qì lián zh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梁·周兴嗣《千字文》:“孔怀兄弟,同气连枝。”

  • 同生共死【tóng shēng gòng sǐ】

    成语解释:生死与共,形容情谊极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隋书·郑译传》:“郑译与朕同生共死,间关危难,兴言急此,何日忘之。”

  • 无动于衷【wú dòng yú zh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衷:内心。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。指对应该关心、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,置之不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三十三回:“以至顶到如今,偏偏碰着这位制军是不轻容易见客的,他见也好,不见也好,便也漠然无动于中了。”

  • 无情无义【wú qíng wú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没有一点情义。形容冷酷无情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八十二回:“好!宝玉,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!”

  • 忘情负义【wàng qíng fù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,做出对不起他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3回:“后来宝玉明白了,旧病复发,常时哭想,并非忘情负义之徒。”

  • 兄肥弟瘦【xiōng féi dì sh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喻兄弟相爱,临难争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赵孝传》:“及天下乱,人相食。孝弟礼为饿贼所得,孝闻之,即自缚诣贼,曰:‘礼久饿羸瘦,不如孝肥饱。’贼大惊,并放之。”

  • 休戚与共【xiū qī yǔ g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忧喜、福祸彼此共同承担。形容关系密切,利害相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吾与元规休戚是同,悠悠之谈,宜绝智者之口。”

  • 埙篪相和【xūn chí xiāng h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比喻兄弟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伯氏吹埙,仲氏吹篪。”

  • 一脉同气【yī mài tóng q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出于同源。指同胞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醒世姻缘传》引起:“兄弟本是合爹共娘生的,不过分了个先后,原是一脉同气的。”

  • 义断恩绝【yì duàn ēn jué】

    成语解释:义:情义;恩:恩情。指情谊完全决裂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四折:“想人生最苦是离别,可怜是千里关山,独自跋涉。似这般割肚牵肠,倒不如义断恩绝。”

  • 义重恩深【yì zhòng ēn shēn】

    成语解释:恩惠、情义极为深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吕颂《代郭令公谢男尚公主表》:“事出非常,荣加望外,恩深义厚,何以克堪;糜躯粉骨,不知所报。”

  • 真心诚意【zhēn xīn chéng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意真实诚恳,没有虚假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百花亭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海深须见底,各办着个真心实意。”

  • 煮粥焚须【zhǔ zhōu fén xū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兄弟友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新唐书·李 传》:“性友爱,其姊病,尝自为粥而燎其须。”

  • 薄情无义【báo qíng wú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薄:淡薄。感情淡薄,没有情义。常指对于生离死别的事无动于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九回:“宝玉听了自思道:‘谁知这样一个人,这样薄情无义呢!’”

  • 长枕大被【cháng zhěn dà b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兄弟友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三四引汉蔡邕《协初赋》:“长枕横施,大被竟床。”《新唐书·让皇帝宪传》:“玄宗为太子,尝制大衾长枕,将与诸王共之。”

  • 情同手足【qíng tóng shǒu z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手足:比喻兄弟。交情很深,如同兄弟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谁无兄弟,如足如手。”

  • 如兄如弟【rú xiōng rú d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情如兄弟。比喻彼此感情好,关系密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谷风》:“宴尔新婚,如兄如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