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安居乐业【ān jū lè y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
  • 伯埙仲篪【bó xūn zhòng c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伯、仲:兄弟排行的次第,伯是老大,仲是老二;埙:陶土烧制的乐器;篪:竹制的乐器。埙篪合奏,乐音和谐。旧时赞美兄弟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伯氏吹埙,仲氏吹篪。”

  • 和睦相处【hé mù xiāng ch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彼此和好地相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上下和睦,周旋不逆。”

  • 和气致祥【hé qì zhì xi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致:招致。和睦融洽,可致吉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。”

  • 欢聚一堂【huān jù yī t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欢乐愉快地聚集在一起。

    成语出处:邓小平《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词》:“今天,我国各民族的文学家、戏剧家、美术家、音乐家……文艺工作者的代表欢聚一堂。”

  • 讲信修睦【jiǎng xìn xiū mù】

    成语解释:人与人之间,国与国之间,讲究信用,谋求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选贤与能,讲信修睦。”

  • 举案齐眉【jǔ àn qí méi】

    成语解释: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。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为人赁舂,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”

  • 伉俪情深【kāng lì qíng shēn】

    成语解释:伉俪:夫妻,配偶。夫妻之间的感情深厚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沈得符《万历野获编》:“盖圣德仁厚,加以中宫前后同忧患者积年,伉俪情更加笃挚。”

  • 秦晋之好【qín jìn zhī h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春秋时,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。泛指两家联姻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末将不才,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,亦不玷辱了他,他如何便不相容。”

  • 笙磬同音【shēng qìng tóng y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事协调,关系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鼓钟》:“鼓瑟鼓琴,笙磬同音。”

  • 天伦之乐【tiān lún zhī l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天伦:旧指父子、兄弟等亲属关系。泛指家庭的乐趣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会桃花之芳园,序天伦之乐事。”

  • 同心协力【tóng xīn xié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:思想;协:合。团结一致,共同努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,然困于险阻而不能进者,岂勇力智慧不足哉?”《周书·崔谦传》:“然后与宇文行台,同心协力,电讨不庭,则桓文之勋,复兴于兹日矣。”

  • 同舟共济【tóng zhōu gòng j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
  • 相敬如宾【xiāng jìng rú b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夫妻互相尊敬,象对等宾客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:“臼季使过冀,见冀缺耨,其妻 之,敬 ,相待如宾。”

  • 埙篪相和【xūn chí xiāng hè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时比喻兄弟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何人斯》:“伯氏吹埙,仲氏吹篪。”

  • 孝子贤孙【xiào zǐ xián s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刘唐卿《降桑椹》:“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,爱的是孝子贤孙。”

  • 选贤与能【xuǎn xián yǔ né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选拔任用贤能的人。与,通“举”。亦作“选贤任能”、“选贤举能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售修睦。”

  • 宜家宜室【yí jiā yí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家庭和顺,夫妻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
  • 宜室宜家【yí shì yí jiā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家庭和顺,夫妻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

  • 有风有化【yǒu fēng yǒu huà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有教育意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闺塾》:“论《六经》,《诗经》最葩,闺门内许多风雅……有风有化,宜室宜家。”

  • 同甘共苦【tóng gān gòng kǔ】

    成语解释:甘:甜。共同享受幸福,共同担当艰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王吊死问生,与百姓同其甘苦。”

  • 一语双关【yī yǔ shuāng gu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86章:“又转脸看看弯弯绕这伙子人,一语双关地说:‘我再宣布一声,谁想浑水摸鱼,挑拨是非,那是办不到。’”

  • 夫唱妇随【fū chàng fù suí】

    成语解释:随:附和。原指封建社会认为妻子必须服从丈夫,后比喻夫妻和好相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关尹子·三极》:“天下之理,夫者倡,妇者随。”

  • 父慈子孝【fù cí zǐ x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父:指父母;子:子女。父母对子女慈爱,子女对父母孝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何谓人义?父慈,子孝,兄良,弟悌,夫义,妇听,长惠,幼顺,君仁,臣忠。”

  • 喜气洋洋【xǐ qì yáng y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洋洋:得意的样子。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矣。”

  • 如埙如箎【rú xūn rú c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埙:古时用土制成的乐器;箎:古时用竹管制成的乐器。象埙、箎的乐音一般和谐。比喻兄弟和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·大雅·板》:“天之牖民,如埙如箎。”

  • 其乐融融【qí lè róng r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其:代词,其中的;融融:和乐的样子。形容十分欢乐、和睦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公入而赋:‘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。’”

  • 琴瑟和谐【qín sè hé x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琴瑟:两种弦乐器名。琴瑟合奏时声音非常和谐。比喻夫妻关系和谐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团圆》:“夫妻和顺从今定,这段姻缘夙世成,琴瑟和谐乐万春。”

  • 家和万事兴【jiā hé wàn shì x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家庭和睦才能做任何事情都能兴旺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7回:“大凡一家人过日子,总得要和和气气,从来说‘家和万事兴’,何况媳妇又没犯甚么事!”

  • 之子于归【zhī zǐ yú guī】

    成语解释:之子:这个女子;于归:到丈夫家中去。指女子出嫁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周南·桃夭》: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