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悖入悖出【bèi rù bèi c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悖:违背、胡乱。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,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。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。”

  • 背盟败约【bèi méng bài yuē】

    成语解释:背:违背。盟、约:誓约。败:败坏。指撕毁。背叛誓言,撕毁盟约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苏辙《六国论》:“不知出此,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,背盟败约,以自相屠灭。”

  • 背恩忘义【bèi ēn wàng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背:背叛。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刘聪传》:“沈等皆刀锯之余,背恩忘义之类。”

  • 背信弃义【bèi xìn qì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背:违背;信:信用;弃:扔掉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

  • 大逆不道【dà nì bù d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逆:叛逆;道:指封建道德;不道:违反封建道德。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天下所不容,大逆无道。”《汉书·杨恽传》:“为妖恶言,大逆不道,请逮捕治。”

  • 大逆无道【dà nì wú d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,大逆无道。”

  • 犯上作乱【fàn shàng zuò lu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犯:干犯。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、起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”

  • 奉命惟谨【fèng mìng wéi jǐ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违背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李东阳《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》:“东阳皆奉命惟谨。”

  • 救经引足【jiù jīng yǐn zú】

    成语解释:引:拉;经:缢死。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。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,越做越离目的越远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仲尼》:“志不免乎奸心,行不免乎奸道,而求有君子、圣人之名,辟之是犹伏而咶天,救经而引其足也。”

  • 离经叛道【lí jīng pàn d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。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费唐臣《苏子瞻风雪贬黄州》第一折:“旦本官志大言浮,离经畔道。”

  • 谋图不轨【móu tú bù guǐ】

    成语解释:谋划进行违法、叛逆等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王彬传》:“兄抗旌犯顺,杀戮忠良,谋图不轨,祸及门户。”

  • 逆道乱常【nì dào luàn ch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违背道德纲常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公佐《谢小娥传》:“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,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也。”

  • 唯命是听【wéi mìng shì t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是命令就服从,不敢有半点违抗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:“孤不天,不能事君,使君怀怒以及敝邑,孤之罪也。敢不唯命是听。”

  • 无背无侧【wú bèi wú cè】

    成语解释:不能辨清背叛倾仄之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忠心耿耿【zhōng xīn gěng gě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忠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七回:“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,虽大事未成,然忠心耿耿,自能名垂不朽。”

  • 众叛亲离【zhòng pàn qīn l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叛:背叛;离:离开。众人反对,亲人背离。形容完全孤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
  • 罪孽深重【zuì niè shēn zh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孽:罪恶。指做了很大的坏事,犯了很大的罪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鲁公女》:“罪孽深重,死无归所。”

  • 罪大恶极【zuì dà è jí】

    成语解释:罪恶大到了极点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纵囚论》:“刑入于死者,乃罪大恶极。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五:“矧如(秦)桧者,密奉虏谋,胁君误国,罪大恶极 ,岂可赦乎。”

  • 诛暴讨逆【zhū bào tǎo n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诛:讨伐。讨伐凶暴、叛逆之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便宜十六策·治军》:“治军之政,谓治边境之事,匡救大乱道,以威武为政,诛暴讨逆,所以存国家安社稷之计。”

  • 蔑伦悖理【miè lún bèi lǐ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违背道德和伦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4回:“备闻襄公淫妹之事,默然自叹:‘似此蔑伦悖理,禽兽不如。”

  • 逆取顺守【nì qǔ shùn sh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逆:背叛;顺:合理。背叛国君夺取天下,遵循常理治理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陆贾传》:“且汤武逆而以取顺守之,文武并用,长久之术也。”

  • 偭规错矩【miǎn guī cuò j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偭:违背;规、矩:标准、法则和习惯。指违背改变正常的法则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楚辞·离骚》:“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”

  • 百约百叛【bǎi yuē bǎi p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约:约定。多次订约,多次背叛。形容毫无信用

    成语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和亲》:“反复无信,百约百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