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秉笔直书【bǐng bǐ zhí s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,不隐讳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5回:“我是秉笔直书,悬之国门,不能增损一字。”

  • 胆小怕事【dǎn xiǎo pà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胆子非常小,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,怕惹麻烦。

    成语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9回:“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,遇着的,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、花天酒地的浪子,不然便是胆小怕事、买进卖出的商人。”

  • 多愁善感【duō chóu shàn g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善:容易。经常发愁和伤感。形容人思想空虚,感情脆弱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
  • 豪放不羁【háo fàng bù jī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性情豪迈,不受拘束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北史·张彝传》:“彝少而豪放,出入殿庭,步眄高上,无所顾忌。”

  • 好吃懒做【hào chī lǎn zuò】

    成语解释:好:喜欢、贪于。贪于吃喝,懒于做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,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。”

  • 和盘托出【hé pán tuō c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:连同。连盘子也端出来了。比喻全都讲出来,毫不保留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明本述《天目中峰和尚广录》第十六卷:“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,和盘托出。”

  • 患得患失【huàn dé huàn sh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患:忧患,担心。担心得不到,得到了又担心失掉。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

  • 见利忘义【jiàn lì wàng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》:“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

  • 见异思迁【jiàn yì sī q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迁:变动。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。指意志不坚定,喜爱不专一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管子·小匡》:“少而习焉,其心安焉,不见异物而迁焉。”

  • 开门见山【kāi mén jiàn sh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,不拐弯抹角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刘得仁《青龙寺僧院》:“此地堪终日,开门见数峰。”

  • 快人快语【kuài rén kuài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直爽的人说直爽的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六:“快马一鞭,快人一言。”

  • 开口见喉咙【kāi kǒu jiàn hóu l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犹言开口见心。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唐顺之《与洪方洲书》:“近来觉得诗文一事,只是直写胸臆,如谚语所谓开口见喉咙者。”

  • 开口见心【kāi kǒu jiàn x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19卷:“圣人说话,开口见心,必不说半截,藏着半截。”

  • 开口见胆【kāi kǒu jiàn d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说话直爽,没有隐曲。同“开口见心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宗绍《无门关·赵州洗钵》:“赵州开口见胆,露出心肝。”

  • 侃侃谔谔【kǎn kǎn è è】

    成语解释:侃侃:理直气壮,从容不迫;谔谔:说话正直。说话正直,理直气壮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;与上大夫言,訚訚如也。”《史记·商君传》:“千羊之皮,不如一狐之腋;千人之诺诺,不如一士之谔谔。”

  • 口快心直【kǒu kuài xīn zhǐ】

    成语解释:有啥说啥,想啥说啥。形容人性情直爽,语言明快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

  • 口直心快【kǒu zhí xīn ku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想什么说什么,为人直爽。

    成语出处:巴金《家》:“倒是觉慧口直心快,他终于说了出来。”

  • 老实巴交【lǎo shí bā jiāo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人规规矩矩,谨慎胆小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一个一个心慈面善,全是老实巴交的。”

  • 少言寡语【shǎo yán guǎ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平时说话不多。

    成语出处: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一章:“少言寡语的赵庆田,是和他一起参的军,一起入的党。”

  • 无庸讳言【wú yōng huì y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。指可以坦率地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周恩来《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》:“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。”

  • 小心谨慎【xiǎo xīn jǐn shè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
  • 心口如一【xīn kǒu rú yī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。形容诚实直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五回:“紫芝妹妹嘴虽厉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
  • 心直口快【xīn zhí kǒu ku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性情直爽,有话就说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张国宾《罗李郎》第四折:“哥哥是心直口快射粮军,哥哥是好人。”

  • 循规蹈矩【xún guī dǎo j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循、蹈:遵循,依照。规、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,借指行为的准则。原指遵守规矩,不敢违反。现也指拘守旧准则,不敢稍做变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答方宾王书》:“循涂守辙,犹言循规蹈矩云尔。”

  • 心直嘴快【xīn zhí zuǐ ku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性情直爽,有话就说。同“心直口快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2回:“袭人在旁‘嗤’的一笑,说道:‘云姑娘,你如今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’”

  • 异想天开【yì xiǎng tiān kāi】

    成语解释:异:奇异;天开:比喻凭空的、根本没有的事情。指想法很不切实际,非常奇怪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八十一回:“这可谓异想天开了。”

  • 瞻前顾后【zhān qián gù hòu】

    成语解释:瞻:向前看;顾:回头看。看看前面,又看看后面。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。也形容顾虑太多,犹豫不决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瞻前而顾后兮,相观民之计极。”

  • 直截了当【zhí jié liǎo d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做事爽快、干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六十五回:“紫芝妹妹嘴虽利害,好在心口如一,直截了当,倒是一个极爽快的。”

  • 直抒己见【zhí shū jǐ ji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坦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方苞《与李刚主书》:“倘鉴愚诚,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,一切稚芟,而直抒己见,以共明孔子之道。”

  • 指天画地【zhǐ tiān huà d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说话没有顾忌,目中无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,腹诽而心谤,不仰视天而俯画地,辟倪两宫间,幸天下有变,而欲有大功。”《后汉书·侯霸传》:“歆指天画地,言甚刚切,坐免,归田里。”

  • 直言无讳【zhí yán wú hu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

    成语出处:语出《晏子春秋·外篇上二二》:“晏子相景公,其论人也,见贤而进士,不同君所欲;见不善而废之,不辟君所爱;行已而无私,直言而无讳。”

  • 直言无隐【zhí yán wú yǐn】

    成语解释:直率地说话,无所隐讳。同“直言无讳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十回:“臣不忍坐视君国之危亡,故敢直言无隐。”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三回:“年兄宜直言无隐,某亦有肺腑相通。”

  • 聪明伶俐【cōng míng líng l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聪明:智力发达,天资高。伶俐:灵活、乖巧。形容小孩头脑机灵,活泼且乖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》:“你是聪明伶俐的人,也须识些轻重。”

  • 快人快性【kuài rén kuài xì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为人爽直痛快,不忸怩作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8回:“何小姐自来快人快性,伸手就先接过去。”

  • 慢条斯理【màn tiáo sī lǐ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,不慌不忙。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,不不慌不忙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:“写红娘从张生边来入闺中,慢条斯理,如在意如不在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