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安神定魄【ān shén dìng pò】

    成语解释:魄:魂魄。安定心神,恢复神智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,……一夜稳睡。”

  • 拨乱反正【bō luàn fǎn zhè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乱:指乱世;反:通“返”,回复。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公羊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拨乱世,反诸正,莫近诸《春秋》。”

  • 拨乱反治【bō luàn fǎn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犹拨乱反正。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马致远《陈抟高卧》第一折:“区区见五代之乱,天下涂炭极矣,常有拨乱反治之志。”

  • 拨乱为治【bō luàn wéi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犹拨乱反治。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王士禛《池北偶谈·谈故一·土鲁番表文》:“皇上拨乱为治,如月恒之无不临。”

  • 反老还童【fǎn lǎo huán t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反:回。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文苑英华》卷三五二载无名氏《七召》:“既变丑以成妍,亦反老而为少。”

  • 返老还童【fǎn lǎo huán t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文苑英华》卷三五二载无名氏《七召》:“既变丑以成妍,亦反老而为少。”

  • 返朴还淳【fǎn pǔ huán chún】

    成语解释:返:返回,还。朴:朴实。淳:诚实,厚道。指恢复原始的诚实和朴实厚道的社会风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隋·薛道衡《老氏碑》:“用之治身,则神清志静;用之治国,则返朴还淳。”

  • 废然而返【fèi rán ér f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本指怒气消失,恢复常态,现在形容失望回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我拂然而怒,而适先生之所,则废然而反。”

  • 负薪之忧【fù xīn zhī yōu】

    成语解释:意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。有病的谦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君使士射,不能,则辞以疾,言曰:‘某有负薪之忧。’”

  • 复旧如初【fù jiù rú c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复:恢复;如:像,好像。恢复旧的,就像当初一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合同文字》第三折:“巴的到祖贯乡闾,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,便欢然复旧如初。”

  • 光复旧物【guāng fù jiù wù】

    成语解释:光复:恢复;旧物:旧有的东西。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桓温传》:“光复旧京,疆理华夏。”宋·辛弃疾《美芹十论》:“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。”

  • 卷土重来【juǎn tǔ chóng l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失败之后,重新恢复势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杜牧《题乌江亭》诗:“江东子弟多才俊,卷土重来未可知。”

  • 万劫不复【wàn jié bù fù】

    成语解释:佛教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一个过程为一劫,万劫就是万世的意思。指永远不能恢复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九:“莫将等闲空过时光,一失人身,万劫不复,不是小事。”

  • 休养生息【xiū yǎng shēng xī】

    成语解释:休养:何处保养;生息:人口繁殖。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,减轻人民负担,安定生活,恢复元气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平淮西碑》:“高宗中睿,休养生息。”

  • 云过天空【yún guò tiān k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事情已经过去,一切恢复平静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1回:“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,办得来云过天空。”

  • 存亡继绝【cún wáng jì jué】

    成语解释:恢复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尧曰》:“兴灭国,继绝世,举逸民,天下之民归心焉。”《公羊传·僖公十七年》:“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,故君子为之讳也。”

  • 革命反正【gé mìng fǎn zhè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变革天命,使之恢复正常。借指改朝换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·革》“汤武革命,顺乎天而应乎人。”《公羊传·哀公十四年》:“拨乱世,反诸正,莫近诸《春秋》。”

  • 安适如常【ān shì rú ch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安静而舒适,象往常一样。指经过某种变动后,恢复了正常,使人感到舒适。

    成语出处:叶圣陶《线下 孤独》:“待交了春,天气渐见和暖,就安适如常了。”

  • 存亡续绝【cún wáng xù jué】

    成语解释:存:保存;续:接续。恢复灭亡的国家,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龚自珍《古史钩沉论二》:“天生孔子不后周,不先周也,存亡续绝,俾枢纽也。”

  • 改朝换代【gǎi cháo huàn d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的朝代为新的朝代所代替。

    成语出处:总是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被地主和贵族利用了去,当作他们改朝换代的工具。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》

  • 枯木逢春【kū mù féng chūn】

    成语解释: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,又恢复了活力。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唐州大乘山和尚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世间希有。’”

  • 不失旧物【bù shī jiù w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物:旧的典章制度或原有的东西。指恢复原有的事业或山河

    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:“祀夏配天,不失旧物。”

  • 官复原职【guān fù yuán z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复:恢复。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

    成语出处: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84回:“倪继祖官复原职。欧阳春义举无事。”

  • 负薪之疾【fù xīn zhī jí】

    成语解释:负薪:指有病。指背柴劳累,体力还未恢复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复志赋并序》:“其明年七月,有负薪之疾,退休于居。”

  • 重修旧好【chóng xiū jiù h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恢复旧情,重归于好

    成语出处:周克芹《许茂和他的女儿们》第五章:“秀云不愿改嫁到耳鼓山去,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重修旧好的时机。”

  • 重归于好【chóng guī yú h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归于:回到;好:和好。指彼此重新和好

    成语出处:余秋雨《霜冷长河·关于友情》:“为什么有的人使朋友损失巨大却能重归于好,有的人只因为说了短短两句话却使朋友终生无法原谅?”

  • 平复如故【píng fù rú gù】

    成语解释:平复:痊愈复原。形容病愈康复

    成语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十卷:“弟父之为医也,以莞为席,以刍为狗,北面而祝之,发十言耳,诸扶舆而来者,皆平复如故。”

  • 复旧如新【fù jiù rú x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复:恢复;如:像。指恢复旧的,就像新的一样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30回:“好山!自是那大圣回家,这几日,收拾得复旧如新。”

  • 拨乱返正【bō luàn fǎn zhè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拨:治理;乱:乱世;返:回复;正:正常。整顿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李纲《上皇帝封事》:“拨乱返正,以图中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