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人度量要大的成语(57个)

  • 1.不存芥蒂  [ bù cún jiè dì ]

    释义:芥蒂:本作“蒂芥”,细小的梗塞物,比喻积在心里的怨恨或不快。心里不积存怨恨和不快。形容人心地宽,气量大。

    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子虚赋》:“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,曾不蒂芥。”

  • 2.不念旧恶  [ bù niàn jiù è ]

    释义:念:记在心上。不计较过去的怨仇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伯夷、叔齐不念旧恶,怨是用希。”

  • 3.骋怀游目  [ chěng huái yóu mù ]

    释义:骋怀:放开胸怀,往远处想;游目:远眺。纵目四望,开阔心胸。

    出处: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,所以游目骋怀,足以极视听之娱,信可乐也。”

  • 4.遏恶扬善  [ è è yán shàn ]

    释义:遏:阻止;扬:宣扬。禁绝坏事,宣扬提倡好事。

    出处:《周易·大有元亨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

  • 5.顾全大局  [ gù quán dà jú ]

    释义: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,使不遭受损害。

    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,堵堵他们的嘴。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。”

  • 6.光明正大  [ guāng míng zhèng dà ]

    释义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
   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
  • 7.光明磊落  [ guāng míng lěi luò ]

    释义:磊落:心地光明坦白。胸怀坦白,正大光明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:“公子光明磊落,为天人所钦瞩。”

  • 8.海阔天空  [ hǎi kuò tiān kōng ]

    释义:象大海一样辽阔,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。形容大自然的广阔。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,没有中心。

    出处:唐·玄览诗:“大海从鱼跃,长空任鸟飞。”

  • 9.海纳百川  [ hǎi nà bǎi chuān ]

    释义:纳:容纳,包容。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。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,而且数量很大。

    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形器不存,方寸海纳。”李周翰注:“方寸之心,如海之纳百川也,言其包含广也。”

  • 10.含垢藏疾  [ hán gǒu cáng jí ]

    释义:本谓应有包容的气量,后转用以指包容坏人坏事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  • 11.豁达大度  [ huò dá dà dù ]

    释义:豁达:胸襟开阔;大度:试题大。形容人宽宏开通,能容人。

    出处: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观夫汉高之兴也,非徒聪明神武,豁达大度而已也。”

  • 12.恢宏大度  [ huī hóng dà dù ]

    释义:心胸开阔,气量宏大。

    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放着这筹一位恢宏大度的何箫史,一位细腻风光的张桐卿,还怕帮助不了一个安龙媒。”

  • 13.激浊扬清  [ jī zhuó yáng qīng ]

    释义:激:冲去;浊:脏水;清:清水。冲去污水,让清水上来。比喻清除坏的,发扬好的。

    出处:《尸子·君治》:“扬清激浊,荡去滓秽,义也。”

  • 14.鸡虫得失  [ jī chóng dé shī ]

    释义:比喻微小的得失,无关紧要。

    出处:唐·杜甫《缚鸡行》诗:“鸡虫得失无了时,注目寒江倚山阁。”

  • 15.襟怀洒落  [ jīn huái sǎ luò ]

    释义:襟怀:胸怀;洒落:洒脱。心情坦率,光明正大。

    出处:宋·周必大《益公题跋·三·跋唐子西贴》:“不妄与人交,而襟怀洒落,人自受之。”

  • 16.捐弃前嫌  [ juān qì qián xián ]

    释义:捐弃:舍弃;嫌:仇怨,疑忌。抛弃以前的疑忌或仇怨。指重归于好。

    出处:汉 王褒《九怀 株昭》:“瓦砾进宝兮,捐弃随和。”

  • 17.计较锱铢  [ jì jiào zī zhū ]

    释义:指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,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。

    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近世嫁娶,遂有卖女纳财,买妇输绢,比量父祖,计较锱铢,责多还少,市井无异。”

  • 18.开诚相见  [ kāi chéng xiāng jiàn ]

    释义:开诚:敞开胸怀,显示诚意。形容待人诚恳,显示出真心实意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且开心见诚,无所隐伏,阔达多大节,略与高帝同。”

  • 19.宽大为怀  [ kuān dà wéi huái ]

    释义: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。

    出处:冯玉祥《我所认识的蒋介石》第71章:“我们最好是宽大为怀,不为己甚。”

  • 20.宽宏大量  [ kuān hóng dà liàng ]

    释义: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(原)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

  • 21.宽以待人  [ kuān yǐ dài rén ]

    释义:宽:宽容。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。

   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回:“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,柔能克刚,英雄莫敌。”

  • 22.宽仁大度  [ kuān rén dà dù ]

    释义:大度:气量大,能容人。为人宽厚,心胸豁达。

    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高帝记》:“宽仁而爱人喜施,意豁如也,常有大度,不事家人生产作业。”

  • 23.利害得失  [ lì hài dé shī ]

    释义:好处和坏处,得益和损失。

    出处: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豪杰传》第四回:“我虽然素有是志,可恨自己学问太浅,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,详详密密说将出来,感动大众,所以稽延至今,甚为憾事。”

  • 24.磊落光明  [ lěi luò guāng míng ]

    释义:襟怀坦白,光明正大。

    出处:《明史·王恕马文升刘大夏传赞》:“绸缪庶务,数进谠言,迹其居心行已,磊落光明,刚言鲠亮,有古大臣节概。”

  • 25.人弃我取  [ rén qì wǒ qǔ ]

    释义:别人抛弃的东西我拾起来。原指商人廉价收买滞销物品,待涨价卖出以获取厚利,后用来表示不跟别人争,仍然有好处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当魏文侯时,李克务尽地力,而白圭乐观时变,故人弃我取,人取我与。”

  • 26.鼠腹鸡肠  [ shǔ fù jī cháng ]

    释义:比喻气量狭小,只考虑小事,不顾大体。

    出处: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31回:“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,那鼠腹鸡肠的心儿,只好有三寸大一般。”

  • 27.鼠腹蜗肠  [ shǔ fù wō cháng ]

    释义:鼹鼠的肚子,蜗牛的肠子。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

  • 28.小不忍则乱大谋  [ xiǎo bù rěn zé luàn dà móu ]

    释义: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巧言乱德,小不忍则乱大谋。”

  • 29.心旷神怡  [ xīn kuàng shén yí ]

    释义:旷:开阔;怡:愉快。心境开阔,精神愉快。

    出处: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登斯楼也,则有心旷神怡,宠辱皆忘,把酒临风,其喜洋洋者也。”

  • 30.心宽体胖  [ xīn kuān tǐ pán ]

    释义:原指人心胸开阔,外貌就安详。后用来指心情愉快,无所牵挂,因而人也发胖。

    出处:《礼记·大学》:“富润屋,德润身,心广体胖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