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吹毛求疵【chuī máo qiú c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求:找寻;疵:毛病。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。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,寻找差错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大体》:“不吹毛而求小疵,不洗垢而察之难。”

  • 多才多艺【duō cái duō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

  • 咄咄逼人【duō duō bī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咄咄:使人惊奇的声音。形容气势汹汹,盛气凌人,使人难堪。也指形势发展迅速,给人压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晋·卫铄《与释某书》:“卫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学卫真书,咄咄逼人。”

  • 锋芒逼人【fēng máng bī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锋芒:刀剑等武器的刃口和尖端,比喻锋利。比喻言词锋利,使人感到有压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华而实《汉衣冠》第二回:“想借着师友渊源、故旧情谊来笼络这位锋芒毕露的身居要位的武将。”

  • 光明正大【guāng míng zhèng dà】

    成语解释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
  • 和蔼可亲【hé ǎi kě q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
  • 精力充沛【jīng lì chōng p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体力强盛,精神充足。

    成语出处:李晓明《平原枪声》:“他精力充沛,两眼闪光。”

  • 宽宏大量【kuān hóng dà li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度量大,能容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鱼樵记》第三折:“我则道相公不知打我多少,元(原)来那相公宽宏大量。”

  • 生气勃勃【shēng qì bó bó】

    成语解释:勃勃:旺盛的样子。形容人或社会富有朝气,充满活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5卷:“余选钱文敏公诗甚少,家人误抄十余章,余读之,生气勃勃,悔知公未尽。”

  • 温文尔雅【wēn wén ěr yǎ】

    成语解释:温文:态度温和,有礼貌;尔雅:文雅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举动斯文。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,做事不大胆泼辣,没有闯劲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陈锡九》:“此名士之子,温文尔雅,乌能作贼?”

  • 小题大作【xiǎo tí dà zuò】

    成语解释:拿小题目做大文章。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三回:“没有什么,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,何必问他?”

  • 雄心壮志【xióng xīn zhuàng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伟大的理想,宏伟的志愿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 欧阳修《苏才翁挽诗二首》:“柳岸抚柩送归船,雄心壮志两峥嵘,谁谓中年志不成。”

  • 一丝不苟【yī sī bù g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
  • 忠心耿耿【zhōng xīn gěng gě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形容非常忠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七回:“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损躯,虽大事未成,然忠心耿耿,自能名垂不朽。”

  • 专横跋扈【zhuān hèng bá hù】

    成语解释:跋扈:霸道,不讲理。专断蛮横,任意妄为,蛮不讲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帝少而聪慧,知冀骄横,尝朝群臣,目冀曰:‘此跋扈将军也。’”

  • 自以为是【zì yǐ wéi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是:对。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形容主观,不虚心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凡斗者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。”

  • 足智多谋【zú zhì duō móu】

    成语解释:足:充实,足够;智:聪明、智慧;谋:计谋。富有智慧,善于谋划。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一折:“此人足智多谋,可与共事。”

  • 不屈不挠【bù qū bù náo】

    成语解释:屈:屈服;挠:弯曲。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,表现十分顽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叙传下》:“乐昌笃实,不桡不诎。”

  • 天真烂漫【tiān zhēn làn m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天真:指心地单纯,没有做作和虚伪;烂漫:坦率自然的样子。形容儿童思想单纯、活泼可爱,没有做作和虚伪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龚开《高马小儿图》:“此儿此马俱可怜,马方三齿儿未冠。天真烂漫好容仪,楚楚衣裳无不宜。”

  • 沉默寡言【chén mò guǎ y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沉默:不出声;寡:少。不声不响,很少说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旧唐书·梁崇义传》:“梁崇义,长安人,以升斗给于市,有臀力,能卷金舒钩。后为羽林射生,从来瑱于襄阳,沉默寡言,众悦之,累迁为偏裨。”

  • 多嘴多舌【duō zuǐ duō sh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很多嘴,很多舌头。形容到处插嘴,搬弄是非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三折:“你休要多嘴多舌。”

  • 实事求是【shí shì qiú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
  • 喜怒无常【xǐ nù wú ch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会儿高兴,一会儿生气。形容态度多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 诬徒》:“喜怒无处,言谈日易。”

  • 有条不紊【yǒu tiáo bù wěn】

    成语解释:紊:乱。形容有条有理,一点不乱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

  • 孜孜不倦【zī zī bù ju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孜孜:勤勉,不懈怠。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君陈》:“惟日孜孜,无敢逸豫。”《后汉书·鲁丕传》:“性沉深好学,孳孳不倦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向朗传》:“乃更潜心典籍,孜孜不倦。”

  • 乐于助人【lè yú zhù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很乐意帮助别人

    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一章:“她见他为人忠厚,乐于助人,也信任他,处处请教。”

  • 现实主义【xiàn shí zhǔ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注重事实或现实,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‘既成事实’的‘现实主义’的调头出现,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。”

  • 个人主义【gè rén zhǔ yì】

    成语解释:个人本身的利益应该高于一切的道德学说或原则,道德的自私自利

    成语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。”

  • 崎岖不平【qí qū bù p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崎岖:地面高低不平。形容道路高低不平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安公子见那路渐渐的崎岖不平,乱石荒草,没些村落人烟,心中有些怕将起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