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不可逾越【bù kě yú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逾:越过。不可能超过或不可能越过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门不容车,而不可逾越。”

  • 持危扶颠【chí wēi fú d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扶持危困的局面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”

  • 大摇大摆【dà yáo dà bǎi】

    成语解释:走路时身子摇摇摆摆。形容自以为了不起的傲慢神态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回:“次日早晨,大摇大摆出堂,将回子发落了。”

  • 颠沛流离【diān pèi liú lí】

    成语解释:颠沛:跌倒,比喻穷困,受挫折;流离:浪落。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。形容生活艰难,四处流浪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荡》:“人亦有言,颠沛之揭。”《汉书·薛广德传》:“窃见关东困极,人民流离。”

  • 顶天立地【dǐng tiān lì dì】

    成语解释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
  • 东奔西走【dōng bēn xī z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到处奔波。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魏初《沁园春·留别张周卿韵》:“甚年来行役,交情契阔,东奔西走,水送山迎。”

  • 东张西望【dōng zhāng xī w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张:看。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一:“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,一心只想丈夫回来,从此时常走向前楼,在帘内东张西望。”

  • 飞檐走壁【fēi yán zǒu b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:“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,不从正路入城,夜间越墙而过。”

  • 狐假虎威【hú jiǎ hǔ wēi】

    成语解释:假:借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……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皆走,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”

  • 花枝招展【huā zhī zhāo zh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招展:迎风摆动的样子。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二回:“袭人等捧过茶来,才吃了一口,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。”

  • 画龙点睛【huà lóng diǎn j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。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,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,使内容生动有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

  • 呼朋唤友【hū péng huàn yǒu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白雪遗音·马头调·逛窑子》:“呼朋唤友把窑子进。身入迷魂,装烟倒茶,好不殷勤。”

  • 借题发挥【jiè tí fā huī】

    成语解释: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,以表达自己真正的意见或主张。也指假借某事为由,去做其它的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七回:“我触动起来,顺口骂他两句。就是你们文人说的,甚么‘借题发挥’的意思呢。”

  • 居高临下【jū gāo lín xià】

    成语解释:占据高处,俯视下面。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。”

  • 鸡飞狗跳【jī fēi gǒu t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把鸡吓得飞起来,把狗吓得到处乱跳。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。

    成语出处:茅盾《锻炼》:“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,一方面疑神疑鬼,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、人人自危的情形。”

  • 刻舟求剑【kè zhōu qiú ji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
  • 狼狈为奸【láng bèi wéi j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互相勾结干坏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故世言事乖者称狼狈。 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十六

  • 拉帮结派【lā bāng jié p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拉:拉拢;结:组织。组织帮派,搞小集团活动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人民日报》1983.2.20:“对于少数人在改革中抵制、怠工、失职渎职;乘机制造思想混乱,拉帮结派,进行非法组织活动……就要严肃处理。”

  • 拿腔作势【ná qiāng zuò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装模作样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二五回:“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,命人点了蜡烛,拿腔作势的抄写。”

  • 披星戴月【pī xīng dài yuè】

    成语解释:身披星星,头戴月亮。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,十分辛苦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的:“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
  • 披荆斩棘【pī jīng zhǎn jí】

    成语解释: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。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,克服重重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为吾披荆棘,定关中。”

  • 披麻戴孝【pī má dài xiào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长辈去世,子孙身披麻布服,头上戴白,表示哀悼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二折:“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,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。”

  • 敲诈勒索【qiāo zhà lè suǒ】

    成语解释:依仗势力或抓住把柄进行恐吓,用威胁手段索取财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,为非作歹,敲诈勒索,无恶不作。”

  • 杀鸡儆猴【shā jī jǐng hóu】

    成语解释:杀鸡给猴子看。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司马文森《风雨桐江》第七章:“他们用的是杀鸡儆猴法,有意叫大哥难堪。”

  • 矢口抵赖【shǐ kǒu dǐ l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一口咬定,死不承认。

    成语出处:叶兆言《花煞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裕顺吓了一跳,连忙矢口抵赖,咬定绝无此事。”

  • 守株待兔【shǒu zhū dài t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
  • 随波逐流【suí bō zhú liú】

    成语解释:逐:追随。随着波浪起伏,跟着流水漂荡。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,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,只能随着别人走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夫圣人者,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。举世混浊,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?”《五灯会元》:“看风使舵,正是随波逐流。”

  • 投桃报李【tóu táo bào lǐ】

    成语解释: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,我以李子回赠他。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:“投我以桃,报之以李。”

  • 万马奔腾【wàn mǎ bēn té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。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·钱多处白丁横带》:“空中如万马奔腾,树杪似千军拥沓。”

  • 闻风丧胆【wén fēng sàng d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丧胆:吓破了胆。听到风声,就吓得丧失的勇气。形容对某种力量非常恐惧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 李德裕《授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》:“故能望影揣情,已探致虏之术;岂止闻风破胆,益坚慕义之心。”

  • 卧虎藏龙【wò hǔ cáng l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

    成语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

  • 削足适履【xuē zú shì lǚ】

    成语解释:适:适应;履:鞋。因为鞋小脚大,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和鞋的大小。比喻不合理的牵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,生搬硬套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夫所以养而害所养,譬犹削足而适履,杀头而便冠。”

  • 扬眉吐气【yáng méi tǔ q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扬起眉头,吐出怨气。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白《与韩荆州书》:“何惜阶前盈尺之地,不使白扬眉吐气,激昂青云耶?”

  • 迎风招展【yíng fēng zhāo zhǎn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旗子等迎风飘扬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4回:“只见五颜六色的旗子,迎风招展,挖云镶边的号褂,映日争辉。”

  • 张牙舞爪【zhāng yá wǔ zhǎo】

    成语解释:张:张开;舞:挥舞。形容猛兽凶恶可怕。也比喻猖狂凶恶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敦煌变文集·孔子项托相问书》附录二《新编小儿难孔子》:“鱼生三日游于江湖,龙生三日张牙舞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