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大公无私【dà gōng wú s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办事公正,没有私心。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,毫无个人打算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马融《忠经·天地神明》:“忠者中也,至公无私。”

  • 大义灭亲【dà yì miè q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大义:正义,正道;亲:亲属。为了维护正义,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,使受到应得的惩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大义灭亲,其是之谓乎。”

  • 德才兼备【dé cái jiān b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

  • 德高望重【dé gāo wàng zhò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德:品德;望:声望。道德高尚,名望很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简文三子传》:“元显因讽礼官下仪,称已德隆望重,既录百揆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”

  • 高风亮节【gāo fēng liàng j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高风:高尚的品格;亮节:坚贞的节操。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从话后集》卷一:“余谓渊明高风峻节,固已无愧于四皓,然犹仰慕之,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。”

  • 光明磊落【guāng míng lěi luò】

    成语解释:磊落:心地光明坦白。胸怀坦白,正大光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:“公子光明磊落,为天人所钦瞩。”

  • 寒花晚节【hán huā wǎn j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寒花:寒天的花;晚节:晚年的节操。比喻人晚节高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韩琦《重阳》诗:“不羞老圃秋容淡,且看寒花晚节香。”

  • 厚德载物【hòu dé zài wù】

    成语解释: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周易·坤》:“君子以厚德载物。”

  • 怀瑾握瑜【huái jǐn wò y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怀:怀藏;握:手握;瑾、瑜:美玉,比喻美德。比喻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怀沙》:“怀瑾握瑜兮,穷不知所示。”

  • 积善成德【jī shàn chéng dé】

    成语解释:善:善行,好事;德:高尚的品德。长期行善,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荀子·劝学》:“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。”

  • 敬老尊贤【jìng lǎo zūn xi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、才能出众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西汉 刘向《说苑 修文》:“入其境,土地辟除,敬老尊贤,则有庆,益其地。”

  • 敬贤礼士【jìng xián lǐ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礼:以礼相待,尊重。士:古时称有学问的人。尊重品德高尚、学识出众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张轨传》:“实子安逊,学尚明察,敬贤爱士,以秀才为郎中。”

  • 克己奉公【kè jǐ fèng gō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克己:约束自己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克制自己的私心,一心为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。”

  • 兰芝常生【lán zhī cháng sh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兰芝:兰草和灵芝草。比喻高尚的美德长在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朱桂黝儵于南北,兰芝阿那于东西。”注引:《礼年威仪》:“君乘金而王,其政平,则兰芝常生。”

  • 兰心蕙性【lán xīn huì xì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人品高尚,举止文雅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柳永《玉女摇仙佩》:“愿奶奶、兰心蕙性,枕前言下,表余深意。”

  • 两袖清风【liǎng xiù qīng f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衣袖中除清风外,别无所有。比喻做官廉洁。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陈基《次韵吴江道中》诗:“两袖清风身欲飘,杖藜随月步长桥。”

  • 麟凤龟龙【lín fèng guī l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此四种神灵动物,象征吉兆。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。也比喻品格高尚、受人敬仰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礼运》:“麟凤龟龙,谓之四灵。”

  • 舍己为人【shě jǐ wèi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先进》:“夫子喟然叹曰:‘吾与点也。’”朱熹注:“初无舍己为人之意,而其胸次悠然,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,各得其所之妙。”

  • 拾金不昧【shí jīn bù mèi】

    成语解释:金:原指钱财,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;昧:隐藏。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。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把家人名分扯倒,又表其拾金不昧。”

  • 一清二白【yī qīng èr b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清楚、明白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:“贾李魁道:‘王紫泥,张绳祖他俩个,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。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,便一清二白。”

  • 一视同仁【yī shì tóng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,同施仁爱。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,不分厚薄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
  • 冰魂雪魄【bīng hún xuě pò】

    成语解释:冰、雪:如冰的透明,雪的洁白。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。

    成语出处: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十:“忍苦为诗身到此,冰魂雪魄已难招。”宋·陆游《北坡梅》诗:“广寒宫里长生药,医得冰魂雪魄回。”

  • 冰清玉洁【bīng qīng yù j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象冰那样清澈透明,象玉那样洁白无瑕。比喻人的操行清白(多用于女子)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司马迁《与挚伯陵书》:“伏唯伯陵材能绝人,高尚其志,以善厥身,冰清玉洁,不以细行。”

  • 不同流俗【bù tóng liú sú】

    成语解释:流俗:流行的习俗。与世俗习气不同。形容品德高尚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礼记·射义》:“不从流俗。”

  • 高节清风【gāo jié qīng fēng】

    成语解释:高节:高尚的气节;清风:清廉的作风。气节高尚,作风清廉。比喻人品高洁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孙明儒《东郭记·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》:“高节清风今已矣,英雄须识时宜。”

  • 高山仰止【gāo shān yǎng zhǐ】

    成语解释:高山:比喻高尚的品德。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车辖》:“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”

  • 高情远致【gāo qíng yuǎn z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高、远:形容高尚;情、致:情趣。高尚的品格或情趣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晋书·孙绰传》:“高情远致,弟子早已伏膺;然一咏一吟,许将北面矣。”

  • 高人雅士【gāo rén yǎ shì】

    成语解释:高人:志趣、行为高尚的人,多指隐士;雅:风雅,儒雅。志行高尚、风格儒雅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黄花晚节【huáng huā wǎn jié】

    成语解释:黄花:菊花;晚节:晚年的节操。比喻人晚节高尚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韩琦《九日小阁》诗:“莫嫌老圃秋容淡,且看黄花晚节香。”

  • 襟怀坦白【jīn huái tǎn b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心地纯洁,光明正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黄榦《黄勉斋文集·七·祭李贯之》:“贯之性质粹美,襟怀坦夷,凝静有常。”

  • 澧兰沅芷【lǐ lán yuán zhǐ】

    成语解释:沅、澧:都是水名;兰、芷:都是香草。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湘夫人》:“沅有茞兮澧有兰。”

  • 涅而不缁【niè ér bù zī】

    成语解释:涅:矿物名,古代用作黑色染料;缁:黑色。用涅染也染不黑。比喻品格高尚,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不曰白乎,涅而不缁。”

  • 义无反顾【yì wú fǎn gù】

    成语解释:义:道义;反顾:向后看。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,不能犹豫回顾。

    成语出处:汉·司马相如《喻巴蜀檄》:“触白刃,冒流矢,义不反顾,计不旋踵。”

  • 助人为乐【zhù rén wéi l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帮助人就是快乐。

    成语出处:冰心《咱们的五个孩子》:“在我们的新社会里,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,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,处处在发生。”

  • 正气凛然【zhèng qì lǐn r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正气:刚正之气。凛然:可敬畏的样子。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。

    成语出处:罗广斌、杨益言《红岩》第十章:“许云峰把椅子一推,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,昂头命令道:‘送我回监狱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