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解释、出处

  • 拔树撼山【bá shù hàn sh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拔起大树,摇动高山。形容声势极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哪吒三变》第四折:“唤雨的注雨如倾,呼风的狂风乱吼,天摧地塌,拔树撼山。”

  • 唇亡齿寒【chún wáng chǐ hán】

    成语解释:嘴唇没有了,牙齿就会感到寒冷。比喻利害密要相关。

    成语出处:先秦·左丘明《左传·僖公五年》:“谚所谓‘辅车相依,唇亡齿寒’者,其虞虢之谓也。”

  • 淡写轻描【dàn xiě qīng miáo】

    成语解释:犹细写细描。指描写细致。

    成语出处:黄·远庸《新剧杂论·说脚本》:“第一原则,即剧的经济是也。脚本与小说异。小说不妨纡徐曲折,淡写轻描。如漫游旅客之行长路者,可以三里一驿五里一站。”

  • 断金零粉【duàn jīn líng fěn】

    成语解释: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。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龚自珍《百字令》词:“龙华劫换,问何人料理,断金零粉。”

  • 耳目昭彰【ěr mù zhāo zhā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昭彰:十分明显,人所共见。众人已听到和看到,十分明显。形容被众人了解得清清楚楚,无法藏匿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十七回:“却说刑部审问过,见耳目昭彰,料难隐瞒,十分为过学士不安,只得会同礼臣复奏一本。”

  • 粉白黛绿【fěn bái dài lǜ】

    成语解释:泛指女子的妆饰。

    成语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大招》:“粉白黛黑,施芳泽只。”

  • 怪诞不经【guài dàn bù jī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怪诞:离奇古怪;不经:不合常理。指言语奇怪荒唐,不合常理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 凌濛初《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记,怪诞不经,读者皆知其谬。”

  • 关山阻隔【guān shān zǔ gé】

    成语解释:关隘山岭阻挡隔绝。形容路途艰难,往来不易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郑德辉《伷梅香》第一折:“不争他回家去呵,路途艰难,关山阴隔,这亲事几时得就。”

  • 国家栋梁【guó jiā dòng li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栋梁:支撑房架的大梁。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。肩负国家重任的人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》第三折:“真乃国家栋梁。”

  • 功若丘山【gōng ruò qiū sh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功:功绩。若:像,如同。功绩像山一样。比喻功绩非常大。

    成语出处:

  • 和蔼可亲【hé ǎi kě q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
  • 和颜悦色【hé yán yuè sè】

    成语解释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
  • 和璧隋珠【hé bì suí z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极珍贵的东西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韩非子·解老》:“和氏之璧,不饰以五采;隋侯之珠,不饰以银黄;其质之美,物不足以饰之。”

  • 和而不唱【hé ér bù chà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赞同别人的意见,不坚持自己的说法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和而不唱,知不出乎四城。”

  • 和衷共济【hé zhōng gòng jì】

    成语解释: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
  • 和而不同【hé ér bù tóng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:和睦;同:苟同。和睦地相处,但不随便附和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

  • 和风细雨【hé fēng xì y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风:指春天的风。温和的风,细小的雨。比喻方式和缓,不粗暴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陈·张正见《陪衡阳王游耆阇寺》:“清风吹麦垄,细雨濯梅林。”

  • 和睦相处【hé mù xiāng chǔ】

    成语解释:彼此和好地相处。

    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六年》:“上下和睦,周旋不逆。”

  • 和盘托出【hé pán tuō chū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:连同。连盘子也端出来了。比喻全都讲出来,毫不保留。

    成语出处:元·明本述《天目中峰和尚广录》第十六卷:“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,和盘托出。”

  • 和气致祥【hé qì zhì xiáng】

    成语解释:致:招致。和睦融洽,可致吉祥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和气致祥,乖气致异。”

  • 和蔼近人【hé ǎi jìn rén】

    成语解释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
    成语出处:明·李开先《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》:“迄今才八阅月,绝从生之文法,除苛细之科条,虽若凛不可犯,而实蔼然可亲。”

  • 和风丽日【hé fēng lì rì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天气温暖而晴朗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柳永《西平乐》词:“正是和风丽日,几许繁红嫩绿,雅称嬉游去。”

  • 和气生财【hé qì shēng cái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。

    成语出处:鲁迅《彷徨·离婚》:“一个人总要和气些,‘和气生财’,对不对?”

  • 和容悦色【hé róng yuè s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和善可亲。同“和颜悦色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六八回:“那凤姐却是和容悦色,满嘴里‘好妹妹’不离口。”

  • 和颜说色【hé yán yuè sè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和善可亲。同“和颜悦色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“子夏问孝,子曰:‘色难。’”刘宝楠正义引汉·郑玄注:“言和颜说色为难也。”

  • 火烛小心【huǒ zhú xiǎo x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火烛:泛指能起火的东西。原指谨防失火。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邗上蒙人《风月梦》第十回:“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,你就家去罢。家中门户火烛小心。”

  • 坚忍不拔【jiān rěn bù bá】

    成语解释: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,毫不动摇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

  • 经帮纬国【jīng bāng wěi guó】

    成语解释:经、纬: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,引申为治理、规划;邦:国家。指治理国家。

    成语出处:唐·李世民《授长孙无忌司徒诏》:“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,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。”

  • 击中要害【jī zhòng yào hài】

    成语解释:要害:易于致命的部位,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。正打中致命的部位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“臣夜入定后为何人所贼伤,中臣要害。”

  • 蹇人上天【jiǎn rén shàng tiān】

    成语解释:比喻不可能之事。亦作“蹇人升天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典出《后汉书·五行志一》:“王莽末,天水童谣曰:‘出吴门,望缇群。见一蹇人,言欲上天;令天可上,地上安得民!’时隗初起兵于天水,后意稍广,欲为天子,遂破灭。器少病蹇。”

  • 敬授民时【jìng shòu mín shí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将历法付予百姓,使知时令变化,不误农时。后以之指颁布历书。同“敬授人时”。

    成语出处:南朝·梁·梁元帝《庆东耕启》:“伏惟陛下,敬授民时,造幄籍圃。”

  • 来日大难【lái rì dà nàn】

    成语解释:表示前途困难重重。

    成语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;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”

  • 梁孟相敬【liáng mèng xiāng jìn】

    成语解释: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。后泛指夫妇相敬。

    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梁鸿传》:“每归,妻为具食,不敢于鸿前仰视,举案齐眉。伯通察而异之,曰:‘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,非凡人也。’”

  • 绿叶成阴【lǜ yè chéng yīn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女子出嫁生了子女。

    成语出处: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杜牧》:“自是寻春去较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”

  • 难以为情【nán yǐ wéi qíng】

    成语解释:指情面上过不去。

    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前日是并起并坐,今日是‘大人、卑职’,未免叫不出口,难以为情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