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字赞美长城的成语(17个)

  • 1.兵临城下  [ bīng lín chéng xià ]

    释义: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。比喻情势十分危急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 范书》第一折:“有一日兵临城下,将至濠边,四下里安环,八下里拽炮,人平了你宅舍,马践了你庭堂。”

  • 2.悲痛欲绝  [ bēi tòng yù jué ]

    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
  • 3.成千上万  [ chéng qiān shàng wàn ]

    释义:形容数量很多。

   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30回:“他看着那乌克斋、邓和公这班人,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,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。”

  • 4.长嘘短叹  [ cháng xū duǎn tàn ]

    释义:指叹息不已。

    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二九章:“他[崇祯]将御案上的文书一推,不由地长嘘短叹,喃喃地自语说:‘饷呵,饷呵,没有饷的日子如何撑持?’”

  • 5.烽火连天  [ fēng huǒ lián tiān ]

    释义:形容战火遍及各地。

    出处:汉·蔡邕《蔡中郎集·外纪上·汉书十志疏》:“其时鲜卑连犯云中五原,一月之中烽火不绝,埃尘连天。”

  • 6.供不应求  [ gōng bù yìng qiú ]

    释义:供:供给,供应;求:需求,需要。供应不能满足需求。

    出处: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

  • 7.固若金汤  [ gù ruò jīn tāng ]

    释义:金属造的城,滚水形成的护城河。形容工事无比坚固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必将婴城固守,皆为金城汤池,不可攻也。”

  • 8.恍然大悟  [ huǎng rán dà wù ]

    释义:恍然:猛然清醒的样子;悟:心里明白。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。

    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五:“简蒙指教,豁然大悟。”

  • 9.狼烟四起  [ láng yān sì qǐ ]

    释义:狼烟:古代边防报警时烧狼粪腾起的烟。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,指边疆不平静。

    出处: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毛篇》:“狼粪烟直上,烽火用之。”

  • 10.灵机一动  [ líng jī yī dòng ]

    释义: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(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)。

   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卷:“俄延了半响,忽然灵机一动,心中悟将过来。”

  • 11.若隐若现  [ ruò yǐn ruò xiàn ]

    释义:隐隐约约,看不清楚。

   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珠儿》:“李惊,方将诘问,则见其若隐若现,恍惚如烟雾,宛转间已登榻。”

  • 12.万里长城  [ wàn lǐ cháng chéng ]

    释义:指我国长城。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。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。

    出处:《南史·檀道济传》:“道济见收,愤怒气盛,目光如炬,俄尔间引饮一斛,乃脱帻投地,曰:‘乃坏汝万里长城!’”

  • 13.一字长城  [ yī zì cháng chéng ]

    释义: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。也指一言奏效,可比长城。

    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折寇》:“仗恩台一字长城,借寒儒八面威风。”

  • 14.众志成城  [ 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 ]

    释义:万众一心,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。比喻团结一致,力量无比强大。

    出处: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众心成城,众口铄金。”

  • 15.又惊又喜  [ yòu jīng yòu xǐ ]

    释义:既惊讶又高兴。

    出处:忽闻有人唤他,强展星眸,一见是宝玉,又惊又喜,又悲又痛,忙一把死攥住他的手。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

  • 16.不到长城非好汉  [ 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 ]

    释义:比喻不能克服困难,达到目的,就不是英雄豪杰

    出处:吴茂盛《驻京办》第11章:“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,于我而言,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。”

两字赞美长城的词语(1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