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特别失落的成语(52个)

  • 1.哀哀欲绝  [ āi āi yù jué ]

    释义: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
  • 2.哀思如潮  [ āi sī rú cháo ]

    释义: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

    出处:京剧《平原作战》第五场:“哀思如潮热泪洒,平川有边仇无涯。”

  • 3.唉声叹气  [ āi shēng tàn qì ]

    释义: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
  • 4.哀毁骨立  [ āi huǐ gǔ lì ]

    释义: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
  • 5.黯然失色  [ àn rán shī sè ]

    释义: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

    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

  • 6.黯然销魂  [ àn rán xiāo hún ]

    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

    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
  • 7.哀声叹气  [ āi shēng tàn qì ]

    释义: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
   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
  • 8.黯然神伤  [ àn rán shén shāng ]

    释义: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

  • 9.悲痛欲绝  [ bēi tòng yù jué ]

    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
  • 10.怅然若失  [ chàng rán ruò shī ]

    释义: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

   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
  • 11.垂头丧气  [ chuí tóu sàng qì ]

    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
  • 12.捶胸顿足  [ chuí xiōng dùn zú ]

    释义: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

    出处: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我衷肠,除告天,奈天高,又不知,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。”

  • 13.大失所望  [ dà shī suǒ wàng ]

    释义: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
  • 14.短叹长吁  [ duǎn tàn cháng xū ]

    释义:吁:叹息。短一声、长一声不停地叹气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不见时准备着千言万语,得相逢都变做短叹长吁。”

  • 15.呼天抢地  [ hū tiān qiāng dì ]

    释义:抢地:触地。大声叫天,用头撞地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
    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肖云仙呼天抢地,尽哀尽礼,治办丧事,十分尽心。”

  • 16.灰心丧气  [ huī xīn sàng qì ]

    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,意志消沉。

    出处:明·吕坤《呻吟语·下·建功立业》:“是以志趋不坚,人言是恤者,辄灰心丧气,竟不卒功。”

  • 17.叫苦连天  [ jiào kǔ lián tiān ]

    释义:不住地叫苦。形容十分痛苦。

   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五回:“你怎么正战到好处,却就叫苦连天的走了?”

  • 18.茫然若失  [ máng rán ruò shī ]

    释义:茫然:失意的样子;若失:好像失去了东西。形容精神不集中,恍惚,若有所失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先秦·孟轲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徐子以告夷子,夷子抚然为间曰:‘命之矣。’集注:‘抚然茫然自失之貌。’”

  • 19.拍案惊奇  [ pāi àn jīng qí ]

    释义: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。

    出处:明末·凌蒙初有拟话本《初刻拍案惊奇》、《二刻拍案惊奇》。

  • 20.泣不成声  [ qǐ bù chéng shēng ]

    释义:哭得噎住了,出不来声音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
    出处:《吴越春秋·越王无余外传》:“尽夜哭泣,气不属声。”

  • 21.痛心疾首  [ tòng xīn jí shǒu ]

    释义:疾首:头痛。形容痛恨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诸侯备闻此言,斯是用痛心疾首,匿就寡人。”

  • 22.痛不欲生  [ tòng bù yù shēng ]

    释义:悲痛得不想活下去。形容悲痛到极点。

    出处:宋·吕大钧《吊说》:“其恻怛之心、痛疾之意不欲生。”

  • 23.痛定思痛  [ tòng dìng sī tòng ]

    释义: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,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。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。

    出处:唐·韩愈《与李翱书》:“今而思之,如痛定之人,思当痛之时,不知何能自处也。”

  • 24.兔死狐悲  [ tù sǐ hú bēi ]

    释义:兔子死了,狐狸感到悲伤。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。

    出处:《宋史·李全传》:“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独存?”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四折:“今日油烹蒯彻,正所谓兔死狐悲,芝焚蕙叹。”

  • 25.惘然若失  [ wǎng rán ruò shī ]

    释义:惘然:失意的样子。心情不舒畅,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黄宪传》:“是时同郡戴良,才高倨傲,而见宪未尝不正容,及归,惘然若有失也。”

  • 26.望穿秋水  [ wàng chuān qiū shuǐ ]

    释义:秋水:比喻人的眼睛。眼睛都望穿了。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三本第二折:“望穿他盈盈秋水,蹙损他淡淡春山。”

  • 27.望眼欲穿  [ wàng yǎn yù chuān ]

    释义:眼睛都要望穿了。形容盼望殷切。

   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寄微之》诗:“白头吟处变,青眼望中穿。”宋·杨万里《晨炊横塘桥酒家小窗》诗:“饥望炊烟眼欲穿,可人最是一青帘。”

  • 28.无精打采  [ wú jīng dǎ cǎi ]

    释义: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,提不起劲头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:“小红待要过去,又不敢过去,只得悄悄向潇湘馆,取了喷壶而回,无精打采,自向房内躺着。”

  • 29.向隅而泣  [ xiàng yú ér qì ]

    释义:向:对着;隅:墙角;泣:小声地哭。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。形容没有人理睬,非常孤立,只能绝望地哭泣。

    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贵德》:“今有满堂饭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

  • 30.心急如焚  [ xīn jí rú fén ]

    释义: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。形容非常着急。

   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四折:“要看个十分饱。”金圣叹批:“心急如火,更不能待。”

形容特别失落的词语(1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