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述心里难受的成语(113个)

  • 1.哀哀欲绝  [ āi āi yù jué ]

    释义: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
  • 2.哀痛欲绝  [ āi tòng yù jué ]

    释义:伤心得要死。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
  • 3.哀毁骨立  [ āi huǐ gǔ lì ]

    释义: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

  • 4.黯然失色  [ àn rán shī sè ]

    释义: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

    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

  • 5.黯然销魂  [ àn rán xiāo hún ]

    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

    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
  • 6.暗淡无光  [ àn dàn wú guāng ]

    释义:暗淡:不明亮,昏暗。形容失去光彩。

    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太阳过了,整个天空又显得暗淡无光,北风在头项上呼呼地嚎叫着。”

  • 7.百结愁肠  [ bǎi jié chóu cháng ]

    释义:指愁绪如结无法解开。

    出处:宋·蒋兴祖女《减字木兰花·题雄州驿》词:“飞鸿过也,百结愁肠无昼夜。”

  • 8.悲痛欲绝  [ bēi tòng yù jué ]

    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
  • 9.惨绝人寰  [ cǎn jué rén huán ]

    释义:人寰:人世。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。形容惨痛到了极点。

    出处:毛泽东《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》:“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,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。”

  • 10.惨淡经营  [ cǎn dàn jīng yíng ]

    释义:惨淡:苦费心思;经营:筹划。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。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。

    出处:唐·杜甫《丹青引赠曹将军霸》:“诏谓将军指绢素,意匠惨淡经营中。”

  • 11.怆地呼天  [ chuàng dì hū tiān ]

    释义:怆:悲伤,凄楚。悲痛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。

   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十卷:“又延两日,夫妻相继而亡,二子呛地呼天,号啕痛哭。”

  • 12.捶胸顿足  [ chuí xiōng dùn zú ]

    释义: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

    出处: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我衷肠,除告天,奈天高,又不知,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。”

  • 13.惨然不乐  [ cǎn rán bù lè ]

    释义:表情凄楚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唐·陈鸿《东城老父传》:“自老人居在道旁,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,皆惨然不乐。”

  • 14.茶饭无心  [ chá fàn wú xīn ]

    释义:没有心思喝茶吃饭。形容心情焦虑不安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4回:“忙的凤姐茶饭无心,坐卧不宁。”

  • 15.愁山闷海  [ chóu shān mèn hǎi ]

    释义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风,怎揽这场愁山闷海。”

  • 16.触目伤心  [ chù mù shāng xīn ]

    释义: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。

    出处: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阮封翁》:“赤贫者无力赁屋,男妇老幼皆露处。忽澍雨滂沱,立泥淖中,相向而哭。翁触目伤心,计极穷人不过百十,费无多,思有以援之。”

  • 17.大发雷霆  [ dà fā léi tíng ]

    释义:霆:呼雷,喻震怒。比喻大发脾气,大声斥责。

   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。”

  • 18.大放悲声  [ dà fàng bēi shēng ]

    释义:放声痛哭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
   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4回:“宝钗走到跟前,见凤姐已经停床,便大放悲声。”

  • 19.多愁善感  [ duō chóu shàn gǎn ]

    释义:善:容易。经常发愁和伤感。形容人思想空虚,感情脆弱。

    出处: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
  • 20.遏密八音  [ è mì bā yīn ]

    释义:遏:阻止;密:寂静。各种乐器停止演奏,乐声寂静。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。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。

    出处:《尚书·舜曲》:“三载,四海遏密八音。”

  • 21.费尽心机  [ fèi jìn xīn jī ]

    释义:心机:计谋。挖空心思,想尽办法。

    出处:明·王世贞《鸣凤记》第四出:“若不投其所好,怎得重用?因此费尽心机,访得今日是他生日,预差人浇成一对寿烛。”

  • 22.风木之悲  [ fēng mù zhī bēi ]

    释义:风木:同“风树”,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。

    出处:明·顾大典《青衫记·元白揣摩》:“早年失怙,常怀风木之悲;壮岁鼓盆,久虚琴瑟之乐。”

  • 23.骨鲠在喉  [ gǔ gěng zài hóu ]

    释义:鲠:鱼刺。鱼骨头卡在喉咙里。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,非常难受。

    出处:汉·许慎《说文解字》:“鲠,食骨留咽中也。”段玉裁注:“韦曰:‘骨所以鲠,刺人也。’忠言逆耳,如食骨在喉,故云骨鲠之臣。《汉书》以下皆作骨鲠,字从鱼,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。”

  • 24.呼天抢地  [ hū tiān qiāng dì ]

    释义:抢地:触地。大声叫天,用头撞地。形容极度悲伤。

    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回:“肖云仙呼天抢地,尽哀尽礼,治办丧事,十分尽心。”

  • 25.狐死兔泣  [ hú sǐ tù qì ]

    释义: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。

    出处:《宋史·李全传》:“狐死兔泣,李氏灭,夏氏宁得独存?”

  • 26.狐兔之悲  [ hú tù zhī bēi ]

    释义:狐死则兔悲,兔死则狐亦悲。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。

    出处:明·朱国桢《涌幢小品·黄叔度二诬辨》:“因视国家将倾,诸贤就戮,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,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,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,方且沾沾自喜,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,是诚何忍哉。”

  • 27.火烧火燎  [ huǒ shāo huǒ liǎo ]

    释义:比喻心里非常着急或身上热得难受。

    出处:魏巍《山雨》:“小嘎子火烧火燎地再也忍耐不住,就钻出磨房来。”

  • 28.呼天唤地  [ hū tiān huàn dì ]

    释义:哭天叫地,形容极为痛苦。

    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回来说,汤富海在屋子里呼天唤地叫痛。”

  • 29.忽忽不乐  [ hū hū bù lè ]

    释义:忽忽: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。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三十五年冬,复朝。上疏欲留,上弗许。归国,意勿勿不乐。”

  • 30.疾首痛心  [ jí shǒu tòng xīn ]

    释义:①伤心到时极点。②痛恨到极点。

    出处:《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·曹海凝墓志》:“民嗟邑主,疾首痛心。”《南史·虞寄传》:“不意将军惑于邪说,翻然异计,寄所以疾首痛心,泣尽继之以血,万全之策,窃为将军惜之。”

描述心里难受的词语(1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