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有度字的文言文成语(11个)

  • 1.单枪匹马  [ dān qiāng pí mǎ ]

    释义: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。比喻行动没人帮助。

    出处:五代·楚·汪遵《乌江》诗:“兵散弓残挫虎威,单枪匹马突重围。”

  • 2.汗牛充栋  [ hàn niú chōng dòng ]

    释义:栋:栋宇,屋子。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,存放时可堆至屋顶。形容藏书非常多。

    出处:唐·柳宗元《陆文通墓表》:“其为书,处则充栋宇,出则汗牛马。”

  • 3.刻舟求剑  [ kè zhōu qiú jiàn ]

    释义: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。

    出处: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》:“楚人有涉江者,其剑自舟中坠于水,遽契其舟曰:‘是吾剑之所从坠。’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舟已行矣,而剑不行,求剑若此,不亦惑乎?”

  • 4.任重道远  [ rèn zhòng dào yuǎn ]

    释义:任:负担;道:路途。担子很重,路很远。比喻责任重大,要经历长期的奋斗。

    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  • 5.守株待兔  [ shǒu zhū dài tù ]

    释义: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
  • 6.韦编三绝  [ wéi biān sān jué ]

    释义:韦编: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;三:概数,表示多次;绝:断。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。比喻读书勤奋。

    出处: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“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

  • 7.学富五车  [ xué fù wǔ chē ]

    释义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

  • 8.言传身教  [ yán chuán shēn jiào ]

    释义:言传:用言语讲解、传授;身教:以行动示范。既用言语来教导,又用行动来示范。指行动起模范作用。

    出处:《庄子·天道》:“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”

  • 9.叶公好龙  [ yè gōng hào lóng ]

    释义:叶公:春秋时楚国贵族,名子高,封于叶(古邑名,今河南叶县)。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,实际上并不真爱好。

    出处:汉·刘向《新序·杂事》记载: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,器物上刻着龙,房屋上也画着龙。真龙知道了,来到叶公家里,把头探进窗子。叶公一见,吓得拔腿就跑。

  • 10.郑人买履  [ zhèng rén mǎi lǚ ]

    释义:用来讽刺只信教条,不顾实际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

  • 11.自相矛盾  [ zì xiāng máo dùn ]

    释义:矛: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;盾: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盾之坚,莫之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,何如?’其人勿能应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