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劳动成果的成语(77个)

  • 1.安居乐业  [ ān jū lè yè ]

    释义: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老子》:“民各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俗,乐其业,至老死不相往来。”《汉书·货殖列传》“各安其居而乐其业,甘其食而美其服。”

  • 2.安营扎寨  [ ān yíng zhā zhài ]

    释义:安、扎:建立,安置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部队驻扎下来。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两军师隔江斗智》第二折:“这周瑜匹夫,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,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,其意非小。”

  • 3.安生乐业  [ ān shēng lè yè ]

    释义:犹安居乐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汉书·严助传》:“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,则泽被万世,传之子孙,使之无穷。”

  • 4.安营下寨  [ ān yíng xià zhài ]

    释义:安、下:建立,安置;寨:防守用的栅栏。指部队驻扎下来。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千里独行》杂剧楔子:“今领十万雄兵,来到这里,离徐州不远,清风岭安营下寨。”

  • 5.百年树人  [ bǎi nián shù rén ]

    释义:树:种植,栽培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。

    出处: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
  • 6.百年大计  [ bǎi nián dà jì ]

    释义:大计:长远的重要的计划。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。

    出处:清·梁启超《论民族竞争之大势》:“数月之间,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,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。”

  • 7.不稼不穑  [ bù jià bù sè ]

    释义:稼:播种;穑:收获谷物。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
  • 8.不劳而获  [ bù láo ér huò ]

    释义: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。

   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:“所求于迩,故不劳而得也。”

  • 9.戴月披星  [ dài yuè pī xīng ]

    释义:身披星星,头顶月亮。形容早出晚归,辛勤劳动,或日夜赶路,旅途辛苦。

   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的:“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
  • 10.耕耘树艺  [ gēng yún shù yì ]

    释义:耘:锄草,树:栽植;艺:播种。耕田、锄草、植树、播种。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荀子·子道》:“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,以养其身。”

  • 11.孤独鳏寡  [ gū dú guān guǎ ]

    释义:泛指无依无靠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
  • 12.鳏寡孤独  [ guān guǎ gū dú ]

    释义: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

    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;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
  • 13.孤寡鳏独  [ gū guǎ guān dú ]

    释义:泛指没有劳动能力、无依无靠的人。

    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老而无妻曰鳏,老而无夫曰寡,老而无子曰独,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。”

  • 14.鳏寡惸独  [ guān guǎ gū dú ]

    释义: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惸,无兄弟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。

  • 15.鳏寡孤茕  [ guān guǎ gū qióng ]

    释义:茕,无兄弟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
    出处:唐·陆贽《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》:“赈赐贫人,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。”

  • 16.鳏寡孤惸  [ guān guǎ gū dì ]

    释义: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惸,无兄弟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
  • 17.鳏寡茕独  [ guān guǎ qióng dú ]

    释义:茕,无兄弟。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。同“鳏寡孤独”。

    出处:唐·李白《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勖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茕独,众所赖焉。”

  • 18.汗马功劳  [ hàn mǎ gōng láo ]

    释义:汗马: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,比喻征战劳苦。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。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弃私家之事,而必汗马之劳。”

  • 19.好逸恶劳  [ hào yì wù láo ]

    释义:逸:安逸;恶:讨厌、憎恨。贪图安逸,厌恶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后汉书·郭玉传》:“其为疗也,有四难焉:自用意而不任臣,一难也;将身不谨,二难也;骨节不强,不能使药,三难也;好逸恶劳,四难也。”

  • 20.好佚恶劳  [ hǎo yì wù láo ]

    释义:贪图安逸,厌恶劳动。同“好逸恶劳”。

    出处:刘师培《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》:“要而论之,此三类者,均由学士大夫,好佚恶劳,惮著书之苦,复欲博著书之名,故单辞只义,轶事遗闻,咸笔之于书,以冀流传久远。”

  • 21.劳思逸淫  [ láo sī yì yín ]

    释义:逸:安逸。指参加实际劳动,才能想到爱惜物力,知道节俭;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。

    出处:《国语·鲁语》:“劳则思,思则善心生,逸则淫,淫则忘善,忘善则恶心生。”

  • 22.劳筋苦骨  [ láo jīn kǔ gǔ ]

    释义:指劳动繁重,使筋骨疲劳痛苦。

    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故工之用钝器也,劳筋苦骨。”

  • 23.男耕女织  [ nán gēng nǚ zhī ]

    释义: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,一家一户经营,男的种田,女的织布。指全家分工劳动。

    出处:明·赵弼《青城隐者记》:“女织男耕,桑麻满圃。”

  • 24.女织男耕  [ nǚ zhī nán gēng ]

    释义: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,一家一户经营,男的种田,女的织布。指全家分工劳动。

    出处:宋·罗泌《路史·后纪十二·夏后氏》:“男耕女织,不夺其时。”

  • 25.按劳取酬  [ àn láo qǔ chóu ]

    释义: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

    出处:毛泽东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》:“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‘各尽所能按劳取酬’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,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。”

  • 26.胼胝手足  [ pián zhī shǒu zú ]

    释义:手脚上磨出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同“胼手胝足”。

    出处: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二章:“农民穷苦,胼胝手足以经营之,而终岁之勤,一粒无获。”

  • 27.起早贪黑  [ qǐ zǎo tān hēi ]

    释义:起得早,睡得晚。形容辛勤劳动。

    出处: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:“咱们命苦的人,起早贪黑,翻土拉块,吃柳树叶子。”

  • 28.手足胼胝  [ shǒu zú pián zhī ]

    释义:胼、胝:手掌、足底的老茧。手掌足底生满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,劳有功者也。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有人于此,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以养其亲,然而无孝之名,何也?”

  • 29.手胼足胝  [ shǒu pián zú zhī ]

    释义:胼、胝:手掌、足底的老茧。手掌足底生满老茧。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。

    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:“手足胼胝,面目黧黑,劳有功者也。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有人于此,夙兴夜寐,耕耘树艺,手足胼胝以养其亲,然而无孝之名,何也?

  • 30.四体不勤  [ sì tǐ bù qín ]

    释义:四肢不劳动,形容脱离劳动。

    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‘子见夫子乎?’丈人曰:‘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’”